xinde

她把灶台当祭台


2017-07-28 16:25:32 作者:西琳 来源:《信德报》2017年7月9日,25期(总第729期)

    前段时间,堂区举办圣经学习班,在授课中,潘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一个感人至深的见证。
    在台湾有一位擅长烹饪的姊妹,非常热衷于为教会服务。一天,在丈夫骑摩托车带她回家的途中,她的脚不慎卡进滚滚向前的车轮之中,被钢丝绞伤。因创伤严重,不得不截肢,为了方便日常工作和生活,在截肢残端康复后,她安装了义肢。
    安装义肢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多多少少还是受些影响、有些不便,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服务教会的热忱。一次,潘老师在修女院带将临期避静,避静时间为四天三夜,参加避静的人员达120余人,她主动向潘老师提出,愿意负责避静期间的烹饪工作,她的态度很诚恳、很坚决,潘老师欣然同意。但考虑到她身体的不便和工作量之大,潘老师还是安排了一名助手协助她买菜、择菜、洗菜、端菜,而切菜、炒菜、蒸馒头、包包子、焖米饭这些关键、重要环节主要由她负责。120人4天的餐饮,对于腿脚不便、安装义肢的她来说,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她却努力克服困难,用爱心和毅力为大家精心烹饪出一桌桌可口的饭菜,为避静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在出静之前的分享中,潘老师告诉大家,这位在避静期间每天为大家做饭的姊妹腿脚有些不便,学员们听后,不约而同地将尊敬与感激的目光投向她。出乎意料的是,她并不避讳,随即将裤腿挽起,义肢显露,大家都很吃惊、很感动,有的教友好奇地问她如何坚持4天、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她答曰:“我确实很累,当我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就把灶台当祭台,想到这是自己所能奉献给上主的馨香祭品,我就一点也不觉得苦、不感到累,反而汲取了更多的力量,激发了更多的热情,能更好地完成烹饪工作。”
    课后,我找到潘老师进一步了解详情。潘老师告诉我,每年的四旬期、将临期,他都要带避静,每次避静的人数都在100至120人之间,每一次这位安装义肢的姊妹都会自告奋勇、圆满地完成好避静期间的餐饮工作。潘老师还告诉我,作为堂区礼仪组的负责人,他也曾屡次安排这位姊妹在弥撒中读经,屡次看到她站在读经台前一边读经一边流泪,屡次深受感动。我想,这其中有她对天主深深的爱与感恩,有她对苦难深切的感悟与感触,更有她一次次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把灶台当祭台的艰辛与不易……
    擅长烹饪的台湾姊妹在身体不便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为教会服务,她把灶台当祭台,把做好每一顿饭、炒好每一盘菜作为献给上主的馨香祭品,令人感动,让人敬佩;与此同时,我想到了身边花甲之年的潘老师,他放弃高额报酬的职业,克服水土不服的困难,常年奔赴各地传道;我想到了知命之年的李老师,她舍弃赚钱的生意,放下年幼的孩子,一心一意从事福传;我想到了不惑之年的保禄兄弟,他辞去众人羡慕的高薪高职工作,选择了全职为堂区福传工作服务。他们把传道的讲台当祭台,把传教救灵作为献给上主的馨香祭品,令人感动、叫人钦佩;由此,我还想到了堂区的两位兄弟,一位兄弟患糖尿病多年,他早早退休后,并没有选择继续赚钱,而是一心一意为堂区服务,露德之家每次远赴山区“送温暖、献爱心”他都积极参与,主日厨房每次食材的选购、午餐的发放他都亲力亲为,每逢瞻礼,堂区办公室、慕道班,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即使是妻子患病后,他依然在照顾妻子之余,尽心尽力为堂区慈善团体服务。另一位兄弟,他的妻子身患重病,术后体质虚弱,他一边悉心照顾妻子,一边热心为堂区服务。白雪皑皑的冬日,我看到他在瑟瑟寒风中认真清扫圣堂院落的积雪;烈日炎炎的盛夏,我看到他在滚滚热浪中热情接待参观圣堂的教外朋友;圣诞节、复活节,为维持秩序,他忙前跑后;主日弥撒中,他为晚到的教友热情地搬来一把把椅子……
    作为一名基督徒,他们把全心全意全灵全力爱主爱人、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为教会服务作为每日生活的重要内容,作为敬献给上主的馨香祭品,而我们的祭台在哪里呢?我们所敬献给上主的祭品又是什么呢?或许,这是我们这些“主日基督徒”“瞻礼基督徒”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世界里、在忙碌不休的世俗生活中,应该停下脚步、静下心来,认真思虑、思量的问题。

本文标题:她把灶台当祭台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