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张普照和他的信仰见证


2018-09-21 10:16:11 作者:霍果 来源:《信德报》2018年9月3日,32期(总第782期)

    编者按:一位行医50多年的老教友,呼和浩特遗体器官捐献倡导第一人,从1986年开始至今,不遗余力地宣传遗体器官捐献,并为之不懈努力,除了一家五口都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外,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已有500多人报名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其中包括神父一位、教友近60位,并且有五位教友去世后实现了捐献,给重病患者带来了新生命。
    爱,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这些年来,义务献血、帮贫济难,养老助残,资助穷困学生等等,我们基督徒的爱德行为,为教会赢得了荣誉。
    但愿更多的基督徒以己之爱彰显基督之爱。

    2011年复活节我在天主教会领洗,成为一个基督徒。之后不久,尉勇德教友和我谈起人体器管和遗体捐赠的事情。他对我说,人去世后,把遗体和人体器官无偿捐赠是一件功德无量 的大好事。并告诉我,他和很多教友已经申请捐献,并得到呼市红十字会的批准。他建议我,如有意,可找张普照联系,张普照教友一直宣传、普及这项事业。
    对于遗体捐赠,我还是有正确认识的,年轻时读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邹韬奋所写的遗嘱,其中写道:“我死后,遗体尽可解剖,供医学研究之用。”著名的文学家瞿秋白说过:“人死后,如果有灵魂,留这副躯壳有何用?”认识是认识,但我认为离死还早,现在考虑这个问题为时尚早,所以对他的提议很是不以为然。
    但是,张普照这个名字我是记住了,因为在我一生中,一个普通人自觉自愿做这样有益人类医学发展的大好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并且这个人就在我身边。

    和张普照第一次谈话,是在我很特殊的情况下进行的。2014年春节前,我查出得了膀胱恶性肿瘤,当时对这个病没有认识,觉得癌症必死无疑,大脑一片混乱。作为领洗不久的基督徒,我承认自己有罪,而对一生的罪恶,我过去的态度是,时间有的是,悔改、补赎,慢慢来吧。现在恶疾突然袭来,真要死了,连个补赎的机会都没有了,急切中想到了张普照,想到了他正在宣传的遗体捐赠,我想,如果人死了,把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不也是补赎吗?
    于是在大年初一的早弥撒后,我和张普照坐在教堂的长椅上,我向他倾诉了我的病情,和我捐赠遗体的愿望。张普照显得有些意外,当他听到我的病情时,我看到他的同情和眼眶中的泪珠。我们讨论了遗体捐赠申请的步骤后,他安慰我说:他是一个大夫,膀胱癌并不是不可治疗。并举例说,李英神父查出膀胱癌,又活了二十多年,去世也不是因这个癌,而是因其他疾病去世。并告诉我,尽快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当时,对他的话将信将疑,但他眼眶中清澈的泪珠和那份同情,永远的铭刻在我的记忆中。
    从那以后,我就成了遗捐志愿者,和张普照的接触也慢慢多了起来。
    成为志愿者,我才知道,志愿者不光是死了以后捐献遗体,活着也有很多事情要做,例如,每年市里有宣传遗体及遗体器官的会议要参加,清明节要去陵园祭奠已故并实现捐献遗体的志愿者,每年5月8日要在新华广场宣传遗体捐赠活动。
    而这一切活动基本上都是张普照亲自策划组织的。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呼市开展这项工作,是张普照历经辛苦努力,从提议、申请,到得到内蒙卫生厅领导肯定,呼市红十字会批准,并成功开始遗体无偿捐献,从1986年到现在,用了30多年的时间。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用30多年的时间,干一件功在现世,利在国家的伟大事业,充分诠释了张普照这个基督徒锲而不舍的大爱,他的行为彰显了天主的光荣。
    现在,呼市遗体捐赠的志愿者中不少人逝世后将遗体捐给了医学利用,实现了他们生命的最后的夙愿。在他们病危和去世后,很多家属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张普照。而张普照一接到消息,如果是病危者,就买上礼品去探视。如果志愿者已经去世,不管自己多忙,都要赶到亡者家中,慰问家属,联系遗体接受单位,通知呼市红十字会。这些本来应该由政府部门管的事,现在俨然成了张普照生活当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过去,我以为张普照就是一个退休人员,利用退休做遗体捐献这个事情。和他熟了以后我才知道,他退休后,一天也没休息,在呼市繁华的大西街办了自己的门诊,为广大患者看病。而他所有为捐遗工作付出 的时间,正是牺牲自己门诊工作的时间。我知道,只要他不在门诊,不但没有收入,还得付护士、药剂师的工资,但他一点儿也没有考虑经济收入,坚持参加社会活动。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基督徒对金钱的态度,和对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
    我曾经去过张普照诊所几次,看到这个诊所,感觉和别人开的诊所就是不一样。诊所正面墙上挂着很大的金色十字架,十字架上耶稣慈悲滴血的面容,注视着每一个来就诊的患者。两边墙上,有耶稣圣心像、耶稣慈悲像、圣家三口像、西斯廷圣母像,圣像都很精致,栩栩如生。另外,墙上还挂着瞻礼单和精美的圣像挂历。
    工作台除了诊断器械,最醒目的位置放着《圣经》,整个诊所整洁、宽敞、明亮。
    没想到的是,这个诊所除了为人看病,还是呼市红十字会定点的“捐献遗体登记处”。我过去的同事张鹏程就是在这里,完成登记捐献遗体申请的,他是来就诊时,听到张普照大夫宣传而欣然登记。
    张普照向每一个来就诊的患者,除了看病,都要宣讲天主教,宣讲耶稣的爱,向每一个人传递基督的福音。张普照的这个诊所,在我看来,更像一个宣传基督福音的阵地。
    教会所有节庆日和每个主日,都可以看到张普照,不说的话,谁也看不出他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这位老人,手里总提着一个简陋的环保袋子,里面放着各地教会出版的报刊和圣物组买来的教会书籍,这些报纸书刊,除了自己看,更多的送给他人,他希望更多的人能认识基督的福音。
    去年9月的一个主日,第一台弥撒后,张普照找到我说:“你写的那篇《爱心集结号》我看了,捐助王占国算我一个。”说着,递给我一把钱。我对他详细地讲了捐助的原则,并告诉他有专门收现金的教友,要捐就是一年十二月每月都捐,用不着一次捐这么多。他听后,仿佛不太理解为什么不能一次性捐助。但还是听从了我的意见,只是说:“我没时间找他们交,你就代我交吧!”说完,留下钱就匆匆走了,临走还回头嘱咐我:“每个月捐助日一定提醒我,我怕记不住。”
     “人点灯,并不是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灯台上,照耀屋中所有的人。照样,你们的光也当在人前照耀,好使他们看见你们的善行,光荣你们在天之父。”(玛5:15-16)张普照就像一只燃烧的蜡烛,秉照着自己身边行走的亲人和患者。
    看着他每天急匆匆的脚步,我想到了汪国真的一句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他忙,每天要办的事太多太多。为了爱,他在用生命和时间赛跑。
    在以后的岁月里,衷心祝愿张普照坚守自己的阵地,在福传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本文标题:张普照和他的信仰见证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