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我没有 但常足够

—— ——为墨面基督徒讴歌

2018-09-21 10:24:16 作者:苏驿 来源:《信德报》2018年9月3日,32期(总第782期)

    作为一个地道、纯粹的江南墨面(底层贫民)渔民基督徒的后裔,在一个类似苏州地区灵修中心的乡村宁静之地,我有幸结识了姜原来老师,深感相识恨晚。他分享的认识和作品,让我对华人基督徒精神史产生了颠覆性的认知。
    姜原来先生自己谦称为“上海打地铺的剧作家”,去年(2017年)底他的两部史诗剧《蘭林复活节》、《雁荡平安夜》在华人圈基督信友群中推出,充分显示了他这个基督徒作家基于其自身丰富人生阅历的信仰历程和精神诉求:他实在是一个具有救世思想气质的剧作家。作者是上海的精神贵族,接受过与普世价值相接轨的教育,过着“清贫而丰富的生活”,他去年推出的作品,纪念其母亲,作品中对西方古典音乐精准熟练的应用及详略得当的剧本创作方式,可见其家庭教育底蕴的深厚和精神境界的富有。姜老师从年轻时起就双脚深行中华大地,关切关注社会底层民众的基督信仰,以对未来复活和永生的信念返身投入当下的生活和行动,对墨面基督徒予以充分褒扬和肯定,让我这个生于墨面渔民群体中的精神个体,甚感欣慰:居然还有人写渔民基督徒兄弟姐妹、写山民基督徒兄弟姐妹,并将他(她)们搬上舞台。我,作为一个年过半百的主内兄弟,首次读到讴歌墨面基督徒的作品,为此而欢欣鼓舞。
    我生长在飘荡于江南水乡的连家渔船上,父母每天打鱼捕捞,肤色黝黑且面有菜色,生活艰辛,但全家每日祈祷,为有永久的精神家园而常感喜乐。用剧中裴牧师所言,墨面基督徒“生存的艰难对现代城里人是骇人听闻的,生存的喜乐也是现代城里人无法想象的。”小时候,我外祖父母和父母除了教我念一些常用祈祷经文外,也偶尔讲一点徐光启、马相伯等引导基督宗教在中华发展的先锋人物的故事。我常常想探究我们家庭为什么会信此“洋教”,父母答曰“祖传”。这次在姜老师作品中,我发现了我熟悉的渔民天主教友“赵爷爷”及闻名江南、真有其原型人物的钱神父。直觉告诉我,基督宗教从传入中华大地之始,就有“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两个层面的传导和传播,似乎遵循着不同的规律:对城市人的文化浸入和对墨面人的骨髓深入。在社会底层的渔民和山民中,通过代代相传,通过口口相传,基督信仰成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村落的精神支柱和人生信条,这确实是一个极大的奥迹。复旦大学刘平教授总结的墨面的基督教神学为:大家庭神学、不吃人神学和牺牲神学,精辟而形象。
    当今中国大地,现代化、城市化迅猛推进,作为我儿时“家”的渔船在江南水乡也失去了踪影;每年五月佘山“进教之佑”山脚下的内河中,再也看不到当初百舸云集、赞美祈祷声直达天庭的壮丽景象。江南渔民基督徒,只要心中有了主,尽管他们欠缺很多,但常感足够。他们世世代代,在苦难中感恩,在苦难中赞美,在苦难中祈祷。他们长期以来在心中筑就的圣坛,是否也正经历着被“拆迁”的命运?在世俗化的汪洋大海中,他们也正遭遇“幸福神学”的影响,墨面寻求漂白,追求目标由内在的“喜”向外在的“乐”演进。当生命的中心不再是祈祷与忏悔,当“蘭林”不再存有,我们该从何处寻找传统渔民心中的天国?我想,是亦为剧作家姜原来老师心中的忧愁。

本文标题:我没有 但常足够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