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天使之歌


2010-05-28 16:25:17 作者:焦玉海/文 唐贵生/摄影 来源:信德网

    2009年除夕之夜,张家口市下花园区苏家房天主堂,举办了辞旧岁迎新春文艺晚会。当精彩的文艺演出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位女教友手捧一面锦旗走上舞台,深情地说:“在这2009年的最后时刻,我代表我们全家,也代表我离去的奶姐姐,对堂区爱心服务中心的姊妹们,表示衷心地感谢!虽然我们的亲属中还有不少是教外人,但姊妹们爱的行动,让他们看到我们天主教是个爱的宗教,看到了天主的爱!”
    雷鸣般的掌声过后,舞台上出现了十几位中年妇女。音乐起,一首《爱的奉献》把整个文艺演出推向高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年来,正是这些姊妹,用她们那平凡而感人的行动,唱响了一首21世纪的天使之歌。

爱的感动
    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往往缘于小人物的一个愿望,一个设想,甚至一个梦。苏家房堂区的爱心服务事业,同样产生于一位普通教友的简单想法。她叫刘树英,圣名德肋撒,今年55岁。两年前,5•12汶川地震的噩耗和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英雄壮举,曾震撼了千千万万的人们,也震撼了她。看到那么多坍塌的房屋,死去的亲人,受伤的人群,她感到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生命的脆弱;看到从四面八方涌入灾区的救灾物资、救援队伍,又让她看到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生命的奇迹,正是在人类与死神的较量中,在永不放弃的大爱中产生的。由此,她受到启发:在我们周围又有多少需要帮助的人,需要拯救的灵魂。作为基督信徒,除了参与弥撒和祈祷外,难道我们就不能拿出更多的具体的行动来吗?


姊妹们正在为孤寡老人缝制衣服

爱,从这里开始
    2008年农历腊月二十四这天,本堂梁广忠神父到盛新医院办事,发现有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再看病。这位老人是邻村磁炮窑的家。前些年,她的闺女儿子因意外事故不幸早逝,前不久老伴也离世了,丢下她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磁炮窑是一个小山村,经济条件差,老人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神父被老人家的悲惨命运所打动,当场送给她200元过年钱,并用自己的车把她送到家里。
    腊月二十九早晨弥撒结束时,神父号召教友们去几个人帮助老人家清扫房屋,让她过一个舒心年。出了教堂,刘树英迅速组织了几个女教友,她又自己掏钱买了些过年礼品,然后来到老人家。从早上9点直到下午3点多,教友们终于把老人的房屋清扫干净,并备好了过年所需的一切物品,整个家里家外像换了一个世界。天底下竟有这样好心的人,给钱给东西又给干活,比自己的亲闺女还好。老人家被感动了。
    苏家房堂区的爱心服务工作,就从这里开始了。

爱,从这里延伸
    一群普遍的教友在从事着一项不平凡的事业。关爱弱势群体,既需要长期的人力奉献,又需要具备相当的资金实力,而苏家房堂区的这些姊妹们,绝大部分家庭都是靠男人煤矿打工生活,收入没保障。或许她们一开始就没考虑到这些问题。2009年,下花园区的小煤矿被全部关闭,人们一下子没了收入,这对爱心服务是一个严重的挑战:没有钱绝对不行!60岁的王爱枝是地下教友,非常热心,为了堂区的福传事业,她毅然加入了爱心服务中心,并担心领导工作。这时,她提议姊妹们利用业余时间制作鞋垫,以此来换取一些服务经费,不足部分大家掏腰包。高尚的爱心服务背后,是姊妹们更大的付出。爱,从这里延伸着……
    她们的爱心服务,使磁炮窑的老太太逐渐认识到天主教很好,要求领洗进教,但她不识字,基本道理不太懂,需要有人帮助她。快过瞻礼了,姊妹们决定把她提前接到堂区。爱心服务中心主任刘树英首先把老人接到了自己家里。老人家年迈体弱,腿脚有病,衣服长期无人洗涮,身上的气味十分难闻,儿女们回到家,不愿同她一起吃饭。刘树英背地里劝导他们:“不要嫌弃老人,我们都有这么一天。再说我们都是教友,连这点小苦都克服不了,还怎么给耶稣作证!”后来在圣母升天节的家庭午餐上,孩子们与老人同桌吃饭,又说又笑,其乐融融。在老人家的强烈要求下,瞻礼后的第三天,神父为她付了洗。
    杨青春原是教外女子,家住下花园煤矿,后与丈夫离婚,生活非常不幸。然而更为不幸的是,2008年她有患了癌症,亲人们离得很远,身边无人照顾。她的乳母是苏家房的教友,在这种情况下,乳母把她接到了自己家里,然而老人也已70多岁,实在无力侍侯她,奶姊妹们也无法长期守在她的身边。爱心服务中心的姊妹们知道后,毅然接过了护理她的事务,并常常给她送食品买药品,最大限度地减轻她的痛苦。杨青春的病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折磨,常常昏迷不醒。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外人!然而,姊妹们胜过她的亲属。无微不至的护理,令杨青春和她的亲属们感动不已,于是就出现了文艺晚会上那感人的一幕。杨青春已于生前领洗。
    张玉梅和她的丈夫都是外来户,张玉梅本人曾担任过党支部书记,如今仍在两委工作。后来她的父母亲也迁来苏家房居住,前些年母亲病故,剩下父亲一人,她家本来兄弟姐妹四个,膳养一个老人不成问题,可其他人都在外地工作,身边只有她一个闺女。2008年10月份,老人突然身患偏瘫倒在炕上。这一下可累坏了张玉梅:又要上班,又要为打工的丈夫做饭,还要侍侯父亲,还有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也需要自己操心。这可真让人难以承受。爱心服务中心的姊妹们知道后,主动替她照顾老人。王爱枝和她父亲住得较近,常常自己做熟饭后给老人送过去。老人瘫在炕上,无法行动,衣服三天两头需要洗涮,张玉梅经常将脏衣服泡在盆里顾不上洗,刘树英王爱枝等人主动上门为老人洗衣服。她们还为老人讲解天主教的道理,慢慢的,老人对天主教有了认识。张玉梅知道后,深受感动,自己虽然是党员,但她支持父亲进教。2009年10月份,83岁的老人终于接受了领洗。如今,姊妹们仍一如既往地侍侯老人。
    一年来,除了对重病人的护理安慰和为亡者的祈祷外,她们还于去年中秋节前夕和今年春节前后,分别对村里村外的30多户困难、孤寡、残疾人进行探望慰问,至于对别人的安慰帮助更是不计其数,贯穿于她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一年,有6个外教人在她们的感化下领洗进教。


周六晚上姊妹们在学习圣经

爱,意味着牺牲自己
    我们不要以为,这些从事爱心服务的姊妹们生活上无忧无虑,恰恰相反,她们中绝大多部分人操持着家庭的重大事务,是顶梁柱。
    爱心服务中心副主任金桂花,身患糖尿病多年,家里又靠种地为生,一到夏天忙得不可开交。特别是在护理杨青春的时候,她和其她姊妹们轮流值班,不分昼夜,常常是守护一夜病人,第二天还到地里干活,但她从不叫苦,总是笑对他人。孟喜苹今年53岁,她上边还有一位90多岁的母亲。去年,当杨青春病危的时候,她的母亲也在她家。岁数大了,不懂人事,常常拉尿到裤子里。丈夫上班,闺女出阁,儿子上学,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孟喜苹硬是牺牲了自己,出门护理探望病人,回家侍侯老人。王小芳今年30多岁,下边是两个未成年的儿子,生活上非常紧张,家里养着奶牛,十分累人,丈夫是堂区会长,整天忙外边,家里的一大堆活全是她干,但她仍然和姊妹们从事着爱心服务工作,从不落后。
    这里,还要特别提到两个人,那就是孙玉君和李爱花俩口子。孙玉君在国家新闻单位上班,工作非常紧张。劳动强度很大,常常回到家已是筋疲力尽。但他对爱心服务中心的工作自始至终给予强有力的帮助:一是亲自捐资献物;二是为她们联系村里村外的有关单位和善心人士,扶持她们的事业,在他的帮助下,村党支部书记马春玉、村主任牛春明、支委张玉梅、村派出所等积极为爱心服务中心捐款;三是帮助她们领牌照,健全财务手续。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他家下有未婚的儿子,上有80多岁的老母亲,他本人经常出门在外,家中需要有人坚守。但为了堂区的爱心福传事业,他宁肯牺牲自己,全力支持妻子李爱花参与爱心服务工作。
    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她们的感人事迹。在此,让我们记下她们的名字,并为她们献上我们的祈祷吧。她们是:刘树英、王爱枝、金桂花、李爱花、孟建荣、孟喜苹、王小芳、张玉英、刘桂玲、蔡永苹、郑晓玲、唐翠英、陈寿芝、徐美香、闫翠英。
    这些普通的基督信徒,用她们的双手,用她们一颗真诚的心,在书写着闪光的信仰人生;用她们全部的生命,在彰显着基督的大爱。她们是一群爱的天使,她们的付出,必将得到更多人们的回应,必将得到天主的降福!

本文标题:天使之歌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