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9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2013-02-26 15:48:58 来源:信德网整理

克服贫穷,缔造和平

   
     1. 在这新年开始之际,我愿意再次向每个人祝贺平安,同时以我这份文告邀请各位反省这个主题:克服贫穷,缔造和平。我可敬的前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一九九三年的世界和平日文告中便指出:诸多国家民族的贫穷将对和平造成的不良影响。的确,贫穷经常是引发冲突、甚至武装冲突的因素之一,而且使之恶化,而这些冲突又助长贫穷的悲哀局势。若望保禄二世写说:“另一个对和平的严重威胁因此产生…而且总变得更严重:今天,许多人,甚至整个国家人民,都生活在极端贫穷的状况中。贫富不均变得更明显,即便在经济最发达的一些国家中,也是如此。既然许多人的处境冒犯了他们与生俱来的尊严,危害了世界团体真正与和谐的进步,因此,这是触及人类良心的问题”(1)。

    2. 在这种状况下要克服贫穷,就得仔细考虑到全球化的复杂现象。从方法论观点看,这样的考虑已经是很重要,因为它建议采用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贫穷诸多方面所做的研究成果。然而,全球化也应该具有精神和道德上的意义,它敦促我们从每个人都参与天主唯一计划的角度来看穷人,这个计划就是:人类的圣召乃是建立唯一的大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所有的人,包括个人、民族和国家,都根据友爱与负责任的原则来规范他们的行为。

    在这样的观点下,就需要对贫穷有着广泛和明晰的认识。如果贫穷只限于物质方面,那么帮助我们根据量的资料来衡量贫穷现象的社会科学,该当能够揭示贫穷的主要特征。然而我们都知道,贫穷也有属于非物质方面的,它不直接和自动来自物质的匮乏。比方说,在富裕和进步的社会中也存在着被排除在外,人际关系、伦理道德和精神上都贫穷的现象:这就是内在迷失方向的人,他们即使经济宽裕,仍然生活在不同形式的困境中。在此,我一则想到那所谓的《道德落后》(2),再则想到《超级发展》(3)不良后果所造成的困境。此外,我没有忘记在所谓的《贫穷》社会中,经济成长经常受到文化阻碍的约制,这些阻碍不允许适当利用资源。无论如何,任何外力造成的贫穷形式,探本究源都是因为对人的超然尊严缺乏尊重。当我们不从人的整个圣召使命来看,不尊重真正《人类生态》(4)的要求,连带就会引发导致贫穷的邪恶力量,这在某些环境中可以明显看出。对这点我愿意在此稍作谈论。
 

贫穷与道德的关连

    3. 人口增长经常被视为与贫穷有关,而且是造成贫穷的内在因素。因此,目前国际上正在推动减少生育的宣传,其方法甚至不尊重妇女尊严,也不尊重夫妻责任选择子女人数的权利(5),更严重的是经常也不尊重人的生命权利。以反贫穷之名屠杀数百万胎儿,这事实上就是铲除人类中的最贫穷者。此外,尚存的事实就是:在一九八一年,全球人口中生活在绝对贫穷中的约占百分之四十,今天,这个比例大致已经减半,这些脱离贫穷的人民的特征是他们的人口大幅度地增长。这个资料显示,即使人口增加,解决贫穷问题的资源仍然应该有。我们不能忘记,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地球人口增加了四十亿,他们大都属于最近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的新经济强国,这些国家之所以快速发展,正得力于居民的众多。此外,在这些有重大发展的国家中,还是那些人口生育率较高的国家拥有更多的发展潜力。换句话说,人口正在证明它是一种财富,而不是贫穷的因素。

    4. 另一个叫人担忧的领域是传染病,例如疟疾、肺结核和爱滋病。这些疾病对人民生产业的打击使国家一般状况的恶化加剧。阻止这些传染病对人民造成恶果的尝试,不一定都获得相当的成就。此外,遭某些传染病打击的国家,为了面对困境,还得要忍受提供经济援助的国家的勒索,实行一些违反生命的政策。至于爱滋病,它是贫穷的悲哀原因,这类病毒的扩散与道德问题相关,如果不先面对道德问题,则打击这个传染病尤其困难。首先必须推行的宣传是教育青年要有完全符合人性尊严的性观念;所采取的相关行动已经有显著的成效,爱滋病的传染事实上已经降低。此外,也得让贫穷国家的人民享用必要的医药品和治疗;要做到这点,必须坚决推动医学研究和更新治疗方法,以及在必要的情况下,对国际智产权保护法规采行弹性的措施,以保证每个人都能享有基本的医疗照顾。

    5. 对抗贫穷计划要注意的、而且与道德有内在关系的第三个领域,就是儿童的贫穷。当贫穷打击一个家庭时,最脆弱的受害者是儿童:今天,生活在绝对贫穷的人民中,几乎一半是儿童。从儿童的立场来看贫穷,首先应该做的是照顾母亲,为儿童提供教育,让他们接种疫苗,获得医疗照顾,有饮用水可喝,维护环境,尤其必须努力维护家庭和它内部关系的稳定。当家庭变得脆弱,儿童必然受害。在妇女和母亲的尊严没有受到保护的地方,主要的受害者乃是子女。

    6. 第四个领域,从伦理道德方面看尤其应该受到注意的,就是裁军和发展之间既存的关系。当今全球军费开销的程度令人关切。一如我曾经强调过的,《花费在军费和武备上的巨大人力物力资源,事实上就是从人民、尤其是从最贫穷和最需要帮助者的发展计划中攫取的。这违反联合国宪章所揭示的,因为宪章要求国际团体,特别是要求个别国家,“用全球耗费在军备上极小一部分的人力和经济资源,来推动建立并维持国际间的和平与安全”(宪章26)》(6)。

    这种局势不但不利、而且严重阻碍国际团体实现重大的发展目标。此外,军费的增加有加剧武装竞赛的危险,进而造成落后和失望的包袱,使之荒谬地成为不稳定、紧张和冲突的因素。正如我可敬的前人保禄六世明智肯定的,《发展乃是和平的新名词》(7)。为此, 各国都应该严肃反省导致冲突战乱的根本原因,这些动乱经常是由不公道所引发的,进而以勇敢的自我批评来采取措施。如果彼此的关系得以改善,则武装费用该当可以减少。那些节省下来的资源将可以用在人民和最贫苦最有需要者的发展计划上:这种慷慨大方的做法乃是在人类大家庭内部缔造和平的努力。

    7. 第五个与克服物质贫穷有关的领域是当前的粮食危机,这个危机使人类基本需要的满足发生危险。这危险的关键不在于食物的短缺,而在于获得食物的困难以及投机现象。所以,问题出在缺乏一个足以面对紧急状况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结构。营养不良能够造成人民 心理物理上的严重伤害,使很多人丧失脱离贫穷状况的能力,除非有特殊的帮助。这助长了不平等的鸿沟,导致足以变成暴力的反弹。最近几十年来,贫穷进展的资料显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毫无疑问地,一方面是技术的演进,这种演进所带来的利益都集中在高所得阶层人士中;另一方面是工业产品价格的动态,这类产品价格的增长远比贫穷国家的农业产品和它们拥有的原料价格快得多。就这样,那些最贫穷国家的大部分人民尝受着双重的排斥,一方面所得最低,另一方面物价最高。


克服贫穷与全球性的关怀

    8. 缔造和平的康庄大道之一,就是使全球化以人类大家庭的利益为依归(8) 。然而,为了管理全球化,需要在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之间,以及在个别国家内部,即使是富裕国家,具备强烈的全球性关怀意识(9) 。世界需要一个《共同的伦理道德法典》(10),其中的条文不能只具备公约性质,更应该根植在造物主铭刻在人良心内的自然法律中(参见罗2,14-15)。我们每个人的良心深处难道没有听到要为公益与社会和平贡献一己之力的呼吁吗?全球化运动已经铲除了一些藩篱,但这不意味着不会再竖起一些新的藩篱。全球化固然使各国各民族彼此接近,但时空的接近并不会自动创造真正共融与真实和平的条件。地球上穷人边缘化的现象,只有当每个人都亲自感受到被世界现存的不正义和与之相关的人权遭到侵犯的伤害时,才能在全球化进程中找到补救之道。教会既是《人和天主密切契合以及整个人类团结一致的标记和工具》(11),所以它将继续为克服世间的不正义和不了解做出贡献, 以便建立一个更和平、更团结的世界。

    9. 今天,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上正进行着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经济整合进程,这种进程有助于改善一般的状况;然而,也有某些反方向的进程在分裂诸多民族,把他们推到边缘,成了导致战争和冲突的危险前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那几十年,财物与服务业方面的国际贸易成长极为快速,显出史无前例的活力。全球贸易中的大部分都与工业化历史悠久的国家有关,遂后又出现许多跻身显要地位的新兴国家。但也有其他低所得的国家在贸易交流上仍然处在边缘地带。最近几十年来它们的成长因为原料价格的快速滑落而受到不良的影响,而原料几乎占它们出口的全部。这些大部分属于非洲的国家,对原料出口的依赖乃是一大危险。在此我愿意再次呼吁,希望各国都有加入世界贸易的相同可能性,免于遭到排斥或边缘化。

    10. 对金融业我们也可以作相似的反省,由于电子的发展和不同国家间货币自由流通的政策,金融业已经触及到全球化现象最重要中的一面。客观上,金融业最重要的功能,也就是长期支持投资与发展的可能性,今天已经显出它的空前脆弱:它受到国家性和全球性金融交易制度不良的反弹,这种交易以极短期的逻辑为基础,所追求的是金融活动价值的增加,它专注以技术来处理不同形式的冒险。最近的危机也显示金融活动受到纯粹自我中心这种逻辑的诱导,从未考虑到长远的公益。全球金融从业人士把目标锁定在极短暂的时效上,减少了金融本身担任现今与未来之间的桥梁,以支持长期创造生产和工作新机会的功能。像这种被限制在短期和极短期时效内运作的金融活动,对众人都成为危险之物,而对那些即使能从金融狂飙中取利的人来说,也是如此(12)。

    11. 从上面所谈的得知,欲对抗贫穷就需要经济和法律层面上的合作,使国际团体、尤其使贫穷国家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致方案,并加以推行,藉以为经济制定一个有效的法理环境,好面对上述的种种问题。此外,也需要鼓励创设有效和各界都参与的体制结构,协助铲除犯罪行为,推动法制的文化。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某些明显的救济政策成了协助贫穷国家行动失败的原因。当前应该推动的中程和远程计划似乎应该是投资在人的培育以及全面发展创业的观念上。如果经济活动为了本身的发展需要有利的条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关注收入的问题。虽然我们也曾合理地强调个人所得的增加不能成为政治经济行动的绝对目标,但也不能忘记所得的增加乃是达致消除饥饿、克服贫穷这个目标的重要工具。从这个观点看,必须打消幻想,以为纯粹重新分配现有财富的政策足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事实上,在现代经济中,财富的价值取决于为现在和将来创造收益。为此,创造价值乃是不可逃避的约束,如果要有效并持久地对抗物质上的贫穷,就必须注意到这点。

    12. 最后,把穷人放在第一位,这就表示从事国际市场业务的人士必须具有相当的正确经济逻辑,而国际组织机构人士也应该具备同样的正确政治逻辑,让大家都有参与的正确观念,足以发挥地方和国际民间社会的功能。今天,国际组织本身也承认民间社会或地方政府,在推动救助那些经常处在极贫困状况中的人,使他们容入社会中的工作方面,所能发挥的珍贵和优越功能,而这些珍贵和优越的功能又是官方协助难以实现的。二十世纪的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良好的发展政策都是托付给人的责任心,以及在市场、民间社会和国家之间所营造的积极性合作来推行的,而民间社会在发展进程中尤其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因为基本上,发展乃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文化又都是在民间场合中诞生并发展出来的(13)。

    13. 我可敬的前任若望保禄二世曾说:全球化“展现出明显的矛盾特征”(14),因此需要以谨慎的智慧来管理。这种明智的管理首先应该注意到地球上穷人的需要,进而克服贫穷问题和解决问题所提供的措施之间,存在的不成比例的可耻现象。 这种现象既出于文化和政治因素,也出于精神和道德因素。事实上,解决贫穷问题之道经常只着眼在表面和技术上的原因,没有进入深植在人心中如吝啬和视野狭隘的问题。在处理发展、援助和国际合作这些问题时,有时没有真正注意到人的问题,只把那些事务当作技术问题来看待,只想到结构的安排处理,税率协定的拟订以及无名资金的支拨。然而,对抗贫穷却需要很多男男女女,他们深深活在友爱中,有能力陪伴个人、家庭和团体走向人性的真正发展。


结论

    14. 若望保禄二世在他《第一百周年》通谕中曾提醒人:必须“放弃把穷人,包括个人和民族,视为包袱和令人厌烦者的观念,以为他们妄图消耗别人所生产的东西”。教宗写说:“穷人要求分享物质财物、使他们的工作能力结出果实的权利,以便缔造一个更公正、为每个人更繁荣的世界”(15)。今天的世界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只有当每个人合理成长的可能性都获得保障时,才能建设和平。事实上,那些不公正的体系制度早晚会出问题。只有愚蠢才会引人在是荒漠和落后环绕中建造一座金屋。全球化本身并没有能力缔造和平,在很多情况下甚至制造分裂和冲突。全球化更好说是指出一种需要,即朝向更深入的、以每个人和众人的益处为目标的彼此关怀。从这方面看,全球化应该被视为推行反贫穷、让那些至今仍然难于想象的资源为正义与和平服务的良好机会。

    15. 教会的社会训导一向关心穷人。在《新事》通谕颁布的那个时代, 穷人大都是新兴工业社会中的工人;此后,在庇护十一世、庇护十二世、若望二十三世、保禄六世乃至若望保禄二世任内,由于社会问题越来越大,因此又有扩散到全球的新贫穷出现(16)。对这种全球性社会问题不但要注意到数量的增加,也要注意到人和人类家庭质量的恶化。为此,教会在关注目前全球化现象以及全球化对人类贫穷的影响之际,也从横广和纵深两方面指出社会问题的新面貌,因为这都牵涉到人的真相和人与天主的关系。这些都是社会训导的原则,目的在指出贫穷与全球化的关系,进而引导行动朝着缔造和平的方向前行。这些原则中,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优先爱穷人》(17),这个原则的根据是爱德为先,这也是从初期教会至今整个基督信仰传统所作的见证(参见宗4,32-36;格前16,1;格后8-9;迦2,10)。

    良十三世教宗在一八九一年写说:《每个人要善尽自己的本分,而且不迟疑》,他又说:“至于教会,它决不会以任何方式忽略它的行动”(18)。这样的意识今天也伴随着教会服务穷人的行动,教会在穷人身上看到基督(19),它心中不断缭绕着和平之王对宗徒的吩咐:《你们给他们吃的吧!》(路9,13)。因此,基督信徒团体既忠于他的主的邀请,必然全力支持整个人类家庭推展有创意的关怀,不但慷慨分赠多余的,而且也将努力改变《生活的风格,生产和消费的方式,以及今日那统治社会已根深蒂固的权力结构》(20)。在这新年开始之际,我由衷邀请每位基督信徒和善心人士,按照具体可能,慷慨济助穷人的需要。事实上,《克服贫穷就是缔造和平》,这乃是无可置疑的公理。

二○○八年十二月八日发自梵蒂冈
本笃十六世

1 世界和平日文告,1.
2 保禄六世《人类发展》通谕19。
3 若望保禄二世《社会事物关怀》通谕28。
4 若望保禄二世《第一百周年》通谕38。
5 参见保禄六世《人类发展》通谕37;若望保禄二世《社会事务关怀》通谕25。
6 本笃十六世为圣座正义与和平委员会举办《裁军,发展与和平。全面裁军的展望》国际研讨会,致雷纳托·马蒂诺枢机主教函,2008年4月10日:《罗马观察报》,2008年4月13日第八页。
7 《人类发展》通谕87。
8 参见若望保禄二世《第一百年》通谕58。
9 参见若望保禄二世2002年4月27日向意大利天主教劳工协会讲词4;若望保禄二世的训导,XXV,1(2002),637。
10 若望保禄二世向圣座社会科学院全体大会讲词4,2001年4月27日:若望保禄二世的训导XXIV,1(2001),802。
11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教会宪章》1。
12 参见圣座正义与和平委员会《教会社会训导纲要》,368。
13 同上,356。
14 接见工会及大社团领导人士讲词,2000年5月2日3:若望保禄二世训导, XXIII,<2000>,726。
15 见通谕N.28。
16 参阅保禄六世《人类进步》通谕.3。
17 若望保禄二世《社会事物的关怀》通谕,42;参见同一教宗《第一百周年》通谕,57。
18 《新事》通谕45。
19 参见若望保禄二世《第一百周年》通谕,58。
20 同前。

本文标题:教宗本笃十六世2009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