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2年第二十届病患日文告


2013-02-27 15:07:30 来源:信德网整理

(2012年2月11日)
 

“起来,去罢!你的信德救了你。”(路17:19)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


    借着即将于二○一二年二月十一日庆祝的世界病患日──露德圣母的纪念日,我希望能再次向所有在医护机构或居家受照顾的病人表示,我的心与他们在一起,同时向他们表达整个教会对他们的关爱与挂念。

    当基督徒以慷慨宽厚及关爱去接受每一个人的生命,尤其是那些脆弱及生病的人的生命时,他就展现了个人为福音而作见证的一个重要面向,同时也是跟随基督的榜样──基督关心人在物质与精神上的苦楚是要医治人。
 

    1.二○一三年二月十一日将在德国举办隆重盛大的世界病患日,会以福音中具指标性的善心撒玛黎雅人(参阅路十29-37)为焦点,筹备工作今年开始。面对这盛典,我希望能特别强调有关“治疗圣事”,即忏悔、和好以及为病患的傅油圣事,这些圣事都在圣体圣事中自然地圆满发挥功效。

    路加福音述说,耶稣遇到十位麻风病人(参阅路十七11-19),尤其是耶稣对于其中一位所说的:“起来,去罢!你的信德救了你”(第十九节)。这使我们察觉到,对那些带着痛苦与疾病接近上主的人,信德有多重要。他们在与耶稣的相遇中确实可以经验到,有信德的人永远都不会是孤独无助的!的确,在圣子内的天主不会将我们弃于忧虑与痛苦中,而是亲近我们,帮助我们承受苦难,并且希望能够在我们心底深处治愈我们(参阅谷二1-12)。

    这位麻风病人的信德──他看到自己痊愈了之后,充满惊讶与喜悦,不像其它几位,他立刻回到耶稣跟前,表示他感激不尽。这使我们了解到,重获健康是一个征兆,其意义比仅是在身体上的治愈更宝贵;这也象征天主透过耶稣基督所给予我们的救恩,并在耶稣的这句话里表达出来:你的信德救了你。在痛苦与疾病中向上主呼求的人确信上主的爱永远都不会遗弃他,以及教会的爱心不会令他失望──教会在时空里继续上主的救恩。

    身体的痊愈,作为救赎更深一层的外在表现,此乃揭露了人──身体与灵魂为一整体──对于上主有多么重要。为此,每一件圣事都表达和实现天主本身对我们的亲近。天主以一种完全白白给予的方式,“透过物质的事物来接触我们… 祂藉用这些对象,使它们成为让我们得以和祂相遇的工具”(圣周四圣油弥撒讲道,2010年4月1日)。“由此,创造与忏悔之间的结合,成为清晰可见的。这些圣事是我们信仰物理性的表现,并且涵盖着人的整个肉体与灵魂”(圣周四圣油弥撒讲道,2011年4月21日)。

    教会的主要任务当然是在于宣扬天主的王国,“但依照耶稣赋予祂的门徒的权柄(参阅路九1-2;玛十1,5-14;谷六7-13),这个宣扬必须要是一个治疗的过程:『治疗破碎了的心灵』(依六十一1)”。身体健康与破碎灵魂的恢复两者之间的连系,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治疗圣事”。”(同上)
 

    2.忏悔圣事经常是教会牧者们思考的核心,特别因为这在基督信徒生命的旅途上具有关键的重要性,由于“忏悔圣事的所有功效,在于使我们重新生活在天主的恩宠中,并使我们在至密切的亲情里与祂结合”(《天主教教理》1468)。教会在持续宣扬耶稣的宽恕与和好的讯息时,不断地邀请全人类去悔改并相信福音。教会将圣保禄宗徒的呼吁视为己任:“所以我们是代基督作大使了,好像是天主借着我们来劝勉世人。我们如今代基督请求你们:与天主和好罢!”(格后五20)耶稣一生宣扬并彰显了天父的慈悲。祂来并不是为了谴责,而是要宽恕和救赎,是要给最深的黑暗与罪愆带来希望和永生;因此,在忏悔圣事、在“告解的良药”中,罪过的经验不会使人沈沦于绝望,而是与宽恕和转变的爱相遇(参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论和好与忏悔》宗座劝谕31)。

    天主“富于慈悲”(弗二4),如同福音比喻里的父亲一样(参阅路十五11-32),不会对祂的任何一个孩子关上心房,反而会等待他们,寻找他们,并在他们因排斥共融而使自己被困在孤立与分裂中时,向他们伸出援手,召唤他们去在喜宴欢乐的宽恕与和好气氛中围绕祂的餐桌。我们在痛苦的时刻很容易受诱惑变得沮丧绝望和自暴自弃,但这些痛苦时刻可以转变为恩宠的时刻,使我们恍然大悟,如同比喻中那浪子一样,重新思考而改过自新,渴望要回到父亲的怀抱里,并且踏上回父家的道路。在祂浩大的爱中,天主无论何时何处都看顾我们的生命,等着要给予每一个回到祂身边的孩子全然和好及喜乐作为礼物。
 

    3.从福音中可以清楚看到,耶稣总是特别关照病人。祂不仅派遣门徒护理他们的创伤(参阅玛十8;路九2;十9),祂也为他们建立了一件圣事:傅油圣事。雅各布伯书里证实了在最初的基督徒团体里,就已经有了这件圣事(参阅五14-16):透过替病患傅油,以及长老们的祈祷,整个教会将病患交托给受苦和光荣的上主,好使祂能减轻他们的痛苦并拯救他们;教会还劝导他们要在精神上与基督的受难与死亡结为一体,因而为天主子民的裨益作出奉献。

    傅油圣事还可以让我们默观在橄榄山上的双重奥迹。耶稣在那里身心剧烈地面对着天父指示给祂的一条途径──那苦路、爱的至高表现;而祂接受了。在那磨难的时辰,耶稣是中保,“祂身负、承受世间的苦与难,并将世间的苦与难转变为向天主的呼喊,带到天主眼前和交托在天主手中,因而真正将这些苦与难带到救赎的时刻”(圣言诵祷,接见罗马堂区司铎致词,2010年2月18日)。然而,“橄榄园也是耶稣上升到天父那里的地方,所以这也是个救赎之地… 橄榄园的这个双重奥迹在教会的傅油圣事中总是“发挥著作用”… 象征着天主的慈善为要触摸我们而伸出双手”(圣周四圣油弥撒讲道,2010年4月1日)。在为病患傅油的圣事中,圣油的圣事性被我们领受了,也就是说,“作为天主所赐予的良药… 如今向我们确保了祂的慈善,给予我们力量及安慰,同时将我们指向那超越病痛的时刻,朝向真正的治愈,亦即复活。(参阅雅五14)”(同上)

    这圣事值得我们在神学反省和病患的牧灵工作两方面上作更深入的思考。由于傅油圣事的礼仪祷文内容符合病患事实,而那些祷文又适用于人类种种的病况,并非仅是人生的最后一刻(参阅《天主教教理》1514),所以傅油圣事相较于其它圣事不该被视为“一个次要的圣事”。对于病患的照顾──牧灵服务,一方面是天主向受苦者所表达的温情,另一方面,对司铎们和整个基督信仰团体,也是一个灵修上的益处,因为察觉到:凡对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耶稣所做的(参阅玛二十五40)。
 

    4. 关于“治疗的圣事”,圣奥斯定曾确认说:“天主治愈了你所有的疾病。因此,不要害怕,你所有的疾病都会被治好… 你只要让祂治愈你,并且不要拒绝祂的双手。”(圣咏释义,第102章,第5节;拉丁教父,第36册,第1319-1320段)这一切都是天主施予恩宠的珍贵工具,帮助病患使自己更切合基督的圣死与复活。谈论这两件圣事,我想强调圣体圣事的重要性。当我们在生病时恭领圣体,圣体圣事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促进这转变,使领受基督圣体圣血的人与基督的祭献连结起来──基督为了全人类的得救将自己献给天父。整个团体,特别是本堂,应该时时留意,要确保那些因健康或年龄的缘故无法到教堂参与礼仪的教友们,都能经常有恭领圣体的机会。这些弟兄姊妹们就有机会藉此去加强他们与被钉死和复活的基督的关系,同时透过他们对基督的爱,献上自己的生命,这样地参与教会本身的使命。由此可见,重要的是,那些在医院、疗养院及病人家中服务的司铎们确实感受到自己是“『病人的服事者』、耶稣怜悯的记号及工具,必须接触那些饱受痛苦煎熬的人(第十八届世界病患日文告,2009年11月22日)。

    使自己切合基督复活奥迹这事,同样也可以透过与圣体的共融实践,而在送临终圣体作为天路行粮(viaticum)时,更赋有一特殊的意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上主的这番话将会更意义深长:“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复活”(若六54)。圣体,特别是作为天路行粮,根据圣安底约纳爵的定义是:“不朽的良方,死亡的解药”(致厄弗所人书,20:希腊教父,第5册,第661段);是从死亡到生命、从现世前往天父那里去的圣事──天父在天上的耶路撒冷等待着每一个人。
 

    5. 这篇第二十届世界病患日文告的主题是:“起来,去罢!你的信德救了你”。这句话同时也展望着即将于二○一二年十月十一日开始的信德年。这是一个恰当而可贵的机会,去重新发现信仰的力量与美,重新检视其内容,并在日常生活中为它做见证(参阅本笃十六世《信德之门》宗座牧函,2011年10月11日)。我希望能鼓励患病和受苦的人在信仰中寻找一个安全的依靠,借着聆听天主圣言、祈祷及圣事来滋养它。我同时也邀请牧者们随时准备好为病人施行这些圣事。司铎们跟随着善牧的榜样,身为那些被托付给他们的羊群的向导,当充满喜乐,关照那些最弱小的人、纯真的人,以及罪人们,用带给人希望的话语来展现天主无限的恩慈(参阅圣奥古斯丁,信笺,第95册,第1段:拉丁教父,第33册,第351-352段)。

    对于所有在健康照护医疗这领域工作的人,以及那些在亲人身上见到上主基督受苦面容的家庭,我再次表达我,以及教会的感激,因为即使经常是在未提及基督之名的状况下,但透过你们的专业和默默地,你们已经以具体的方式将祂展现出来了(参阅圣周四圣油弥撒,2011年4月21日)。

    圣母玛利亚,慈悲之母及病人之愈,我们信靠地举目看她并呈上祈祷;愿她在十字架旁圣子临终时所展现的慈母怜悯之心,陪伴并支持每一位病人及受苦者在身心创伤迈向痊愈的途径上的信仰及希望!

我向你们保证,我会在祈祷中记得你们,并授予各位我的宗座降福。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日普世基督君王节

发自梵谛冈
本笃十六世

本文标题:教宗本笃十六世2012年第二十届病患日文告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