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特稿:神父、教友对“独居老人去世多日才被发现”事件的反思


2013-06-13 11:47:25 作者:信德网 来源:信德网


    据楚天都市报载,6月12日,武汉城区的王女士提着绿豆糕、皮蛋,赶到独居在江夏纸坊的父亲家,想陪父亲过端午节。令她没想到的是,父亲已离世多天未被人发现。

    死者王某,今年72岁,原是武汉一家科研单位的保卫。退休后,因不愿与武汉中心城区的家人住在一起,老人选择了租金相对便宜的花山社区独居。他生活节俭,平时连手机都舍不得用,需要时就用街头公用电话与儿女们联系。

    “今年四月中旬,父亲与我联系过一次,后来就再没联系了。”老人的女儿称。江夏警方接报赶到现场,发现老人在浴室离世,遗体部分已经碳化,初步估计离世10日以上。

    该消息被曝光后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称这不是第一起关于独居老人的悲剧,也不会是最后一起,微博网友一个人的马萨达写到:“常常是当你感觉到你应该对父母更关心一点的时候,你却惊奇发现留给你报答父母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记得每天都打个电话吧。”

    网友轻舟6606提出自己的看法:“关心老人的生活应该是全社会的大事了,邻里关系的淡化让许多人情淡漠,独居无人关心。”“女儿到独居父亲家过端午却发现老人已去世多日”这一事件也使全社会意识到,独居老人养老之困已经是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美国留学多年的李保禄神父向信德网介绍,作为基督教国家的许多欧美国家,很多人从小就熟读《圣经》,而孝敬老人又是《圣经》的信条之一,关于“孝顺标准”美国与我们相同中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在美国,孝与不孝,是由父母来判断。”

    在美国,关于“孝顺”老人们常说:“我们有我们的生活,孩子们有他们的生活,各自的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如果住在一起,让谁去迁就谁呢?我们不愿意孩子为了我们委屈自己,同样,我们也没有必要为了孩子改变自己一生的习惯。”孩子不与父母同住,是父母也想有独立空间。

    李神父表示,这一事件中老人在异地且工作繁忙的子女也有他们的难处,“虽然令人气愤,但也让人觉得可怜”。

    正如网友李泉Daniel的观点:“发生类似悲凉的事情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怪社会体制,还是怪我们这些年轻人为了生存而远离家乡不尽孝道。好像都不全对。”李泉Daniel认为,不管怪什么,无论如何“还是多陪陪父母吧,钱少挣点无所谓,亲情永远是最珍贵的。”

    浙江教友小金回应说,其实孝顺父母不只是在过节,应该具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实施在每一天,“我是北方人,但在南方工作,几千里地的路程,每周甚至每月回家一次肯定不现实,但现在科技发展很快,通过电话,有条件的通过网络跟父母每天打个招呼,看看他们生活的怎么样还是很方便的。”小金的话也代表了现在很大一部分“双城生活”者的心声。

    小金还特别说明,虽然孝敬父母是一个社会性事件,但生活工作中大部分朋友、同事是教外人,作为教友,“更应该以身作则”,除了尽了教友应尽的本份,还是福传的一个途径,“人家看到我们很孝顺就会投来赞同的目光,就会愿意跟你交流,谁不愿意跟善良而有爱心的人作朋友呢?”,这样,“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让他们了解我们的信仰。”

    在《圣经》中,关于孝敬老人这一主题出现过10次之多,梅瑟五书中多以诫命定规警醒人们“在白发老人前,应起立;对老年人要尊敬”(肋19:32),特别是在天主十诫第四诫明确指出“应孝敬父母”,新约福音中主耶稣6次亲口提醒“孝道”,保禄书信中也有1次提出“孝敬父母,叫你得福,在世长寿。”

   山西的高神父告诉信德网,在农村,有着大量的留守老人,在城市,有着不少的空巢老人,教会应该在关心和帮助这些老人的事情上多下功夫,“使他们的子女感受到教会大家庭的温暖,体会到教会是他们有力的依靠”,让这些老人的子女变得热心,拿出他们的力量回馈教会,更多的参与到教会活动中来。

本文标题:特稿:神父、教友对“独居老人去世多日才被发现”事件的反思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