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踏荆而行的李志祥神父


2015-12-29 09:58:58 作者:孔喜慎 来源:《信德报》2015年12月17日,47期(总第657期)

    耶稣说:“谁愿跟随我,该弃绝自己,天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路9:23)在玛窦福音11章30节他又充满鼓励地说:“你们背起我的轭跟我学吧,因为我的轭是甘饴的,我的担子是轻松的。”在这两段话中,耶稣给我们描绘了一条既铺满荆棘而又开满鲜花的圣召之路。很多修道人听从基督的教导,在苦难中绽放出了圣德的鲜花,在荆棘中采摘到了馨香的玫瑰,在奉献中践行着主交托的神圣使命。吉林教区的李志祥神父为了回应天主的召叫,牧放好天主交托给他的羊群,23年来他在狂风暴雨中前行,在疾病痛苦中奉献,为羊群觅得了青山绿水的肥美草场,为自己谱写着一个精彩人生。


2014年李志祥神父主持选举堂区议会成员

一、家庭背景

    吉林省农安县小八家村是个有名的教友村,也是吉林教区的发源地,全村3000口人,基本都是教友。李志祥神父就出生在这里。
    李神父出生于1969年,兄弟姐妹六个,他排行第五。父母心地善良、信仰虔诚,“在信仰方面父母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70年代还是一个信仰不开放的时期,也没有神父来送弥撒,但从我记事起,父母就每天晚上带着我们一起祈祷,否则不许我们睡觉,这对我的信仰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李神父回忆说。受家庭的熏陶,少年的李志祥也经常参与邻居们的家庭聚会祈祷。
    李志祥神父的表姨是一位当地无人不知的贞女,特别热心,决志为主奉献终生,无奈身体孱弱多病,入会不久便返回家中修养,直到生命的终结。即使是文革期间,她都每天放胆地大声诵读圣书、组织邻居们聚会祈祷。她和李神父是邻居,李神父说:“表姨的信仰也如同甘露一般滋润着我这块信仰田地。”
    到了80年代初期,教会开放,吉林教区仅有八九位老神父,每个大瞻礼神父才会来送台弥撒。当时村子里有了公共的祈祷所,有3000左右的教友们在这里聚会、祈祷、唱歌、听道理,小小年纪的李志祥每次都是其中的一员。


2015年暑假李志祥神父举办堂区青年培训

二、曲折的蒙召之旅

    1986年暑期的一个星期日,吕隐生老神父在弥撒中讲道时说:“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庄稼多工人少,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人加入牧者的行列。”听到这句话,立时在李志祥的心中出现了一个声音:“我可以试试吗?我能为教会做点什么?”一种使命感催迫着他决志修道,走奉献之路。当他把这个心愿告诉吕神父的时候,神父虽满怀疑问,但仍对他说:“那就试试吧!”随着老神父的这句话,李志祥迈出了圣召的第一步。从这以后,他的心火更大了,他开始弥撒中辅祭,跟着神父外出传教,与天主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了。
    半年之后,在追思已亡这一天,李志祥与另两位同村的青年走进了刚刚恢复成立的吉林神哲学院。这里的一切非“简陋”两个字所能形容,没有桌椅,没有教室,没有床铺,没有老师,甚至连本圣经都没有。
    修院原本由一位老曹神父负责管理,可就在李志祥他们入修院的前一天离世了,修院的管理成了空白。当时第一批有12位修生,于是这些刚来修院不久的修士们一边劳动改善生活环境,一边挤出一点时间自学,当时的修道环境和氛围可想而知。到了1987年4月,大部分修生感觉修道生活前途渺茫,出现了严重的思想波动,12位修生中有10位背起行囊回了家,其中也包括李志祥。
    回家之后,李志祥便外出打工去了,然而一心向往修道的他很难融入社会,他说:“我看到这些年轻人吃喝玩乐的生活方式,有些接受不了,感觉很不适应这样的环境,然而修道又没有门路,当时很是苦恼。但无论怎样,心中的那个‘渴望’却始终没有减弱。”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半年。
    1987年10月,教区传来了好消息,主教、神父们开会重新任命了管理修院的神父,通知回家的修生们回修院。这对于李志祥来说简直是天上佳音,他收拾好行李,辞别了父母,第二次走进了修道院,开始了正式的修道生活。
    随着修院的培育和学习,他的灵性生命也在一步步成长,与天主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1992年暑期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留在修院担任圣经课老师近半年的时间。1993年3月25日,李志祥被祝圣为神父,之后被主教任命为吉林市主教座堂副本堂,并兼任大修院的圣经老师。

三、艰辛的国外求学

    1994年3月末,李志祥神父被派往罗马的传信大学学习圣经。孤独是每个人生命中的一部分,然而对于那些身居异国他乡的学子们来说,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李神父孤身一人来到环境陌生、文化不同、语言不通的罗马时,他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没有同伴,在这里找不到一位中国神父,苦闷无处诉,难处无人说。
    除此之外,语言不通带来了沟通和学习上的不便,给他造成了学习上的压力,这样的环境把他带到了天主面前,这是他缓解压力和孤独的唯一途径。他说:“每当孤独来袭时,我便去学校的地下圣堂里,在圣体面前静坐,什么都不想,经常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让基督读我的心。”让他特别感恩的是,无论多苦多难,从来没有过放弃圣召的念头,相反总有一种使命感,他说:“如果拿我们的教会和欧洲教会相比,他们就如同年高智慧的老人,我们就如同婴儿,看到这种现象就总想为中国教会做点什么。正是这份来自圣体的安慰和这份使命感支持我走过了6年的求学生涯。”
    李神父住宿的伯多禄公学一直都是由圣言会的神父们管理,他们对来自中国的神父学生们格外关照,这给李神父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和鼓励。为了学业,李神父6年的时间没有回过一次家,只与天主相随相伴。在这6年里,他在苦累和拼搏中收获累累。

四、为家乡教会舍似锦前程

    欧洲的求学生活让李神父对普世教会、对奉献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在欧洲的最后一年,他突然有了一种想法——特别想加入一个修会。于是通过联系,找到了一个非常理想的修会,对于李神父来说,留在这里可谓前程似锦。经过沟通后,修会方面欣然接纳,李神父于是开始了一些入会前的准备。毕业之后,满怀美好憧憬的他准备在入会之前先回家看看。然而没想到的是,就在他踏上家乡这块土地时,他的人生改变了航向。他说:“当我走进家乡教会的那一刻,我的双脚再也迈不出国门了。我发现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牧灵、教育等方面都急缺人手。毕竟我是教会培养出来的,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我要去的地方。虽然我对入修会有很大的向往,但这一刻我觉得发展家乡的教会才是我的首选。”于是李神父毅然退掉了返程的机票。


2014年李志祥神父举办堂区夫妇恳谈小组聚会

五、洒满汗水的牧灵之路

    李志祥神父留下来了,然而工作却不是一帆风顺的,一路布满了荆棘,处处充满了挑战。
    2000年4月,张翰民主教委派李神父担任大修院的院长和副主教职务,在他出国6年的时间里,教区各方面的变化都很大,从面孔到环境他都很陌生,出于谨慎,李神父没有接任,他说:“一方面我没有经验,另一方面6年的时间,中国的社会有很大的变化,教会也在不断地发展,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我怕误人子弟。”于是他只接受了副主教职务,住在大修院,任圣经课老师,同时照顾女修会和大修院。
    2002年暑期,主教和教区议会决定任命李神父做教区秘书长。通过半年的工作经验,他知道了在管理方面需要什么,缺少什么。为了更好地管理、发展教区,他特别申请去韩国学习“教区管理”一个月。通过学习使他对教区各个层次的管理和行政方面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然而一年之后他辞掉了秘书长以及副主教的职务。在这一年中,他经历到了这份工作性质的复杂和艰辛,教区百废待兴,各方面的行政以及和政府的协调等工作,使33岁的李神父感到力不从心,他说:“我觉得自己太年轻,经验不足,难以应付!”
    2003年暑期,李神父接受主教派遣,任公主岭市堂区本堂神父,一干就是6年多。这里是一个小堂区,教堂刚刚复建不久,教友冷淡,人数不多。看到如此荒凉的景象,李神父没有灰心,而是满腔热火、充满干劲,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教堂建设、牧灵方面。顶着风冒着雨把一些离开羊栈的迷路之羊们领回了父家,进一步地修建、维护、绿化院落等。这些工作他都是亲力亲为,风雨无阻。看到进教堂的人少,他就亲自去寻找教友,给他们分享信仰,教他们唱歌,渐渐地进堂的人多了起来,看着变得热心的教友们,李神父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接下来他开始成立福传小组,邀请外面的人来给教友们做信仰和福传培训,带领他们去福传,探望病人等。一度荒凉的堂口在李神父的带动下活跃了起来,教友们那即将熄灭的信仰之火又重新燃烧起来。
    由于太投入工作,6年多来,李神父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不超过10天,以至于年老的父亲跟同村的教友抱怨说:“这孩子做神父做得已经没有父母了。”不久后,这话便传到了主教的耳朵里,为此,主教还狠狠地“教训”了李神父一番。
    2009年7月中旬,教区圣家修女会的胡晓娟修女失踪半年后,在山上的一个涵洞里找她的到了尸体,紧接着,张翰民主教没来得及做任何交待和准备便突发疾病而离世,安葬完主教后,教区全体神父召开会议,选举教区长,各方面都很突出的李志祥神父当选了。刚刚上任的他面临着主教遗留下的诸多问题,同时也要妥善处理胡修女的后事。胡修女的妈妈对李神父的印象非常好,在丧女的悲痛之中怀着巨大的信德对李神父说:“不管你怎么处理,我们都会接受。”
    李志祥神父依靠着天主的恩宠并以自己的智慧为教区呕心沥血地忙碌着。首先,逐渐完善教区机构,一切都民主、公开、透明化。尤其在经济方面,每个月给神父们发财物报表,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做到清楚明白。接着,在处理教区事务上,由全体神长开会共同讨论;完善秘书职权,建立档案;组建教区各种职能机构及人事安排,任命公署主任、总务主任、牧灵委员会主任;调整大小修院的管理;完善6个总铎区的行政管理;处理历史积压的房产问题;神父们的进修和再培育等等繁杂的工作;教区呈现出了一个新的面貌。
    最让李神父头疼的是人事调动。他说:“有时调动一个人便牵涉到好几个人,太难了。每当遇到这些挑战的时候,只有全心依靠天主,这也拉近了我与天主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天主的信赖。在我无助的时候,彰显了天主的大能,在我的渺小中,体验到了天主的伟大。”


2015年9月李志祥神父举办堂区教友培训

六、惨烈车祸 致命打击

    同年9月中旬,李志祥神父接手教区事务两个月后,李神父与另外三位神父开着两辆车去白山市处理教会事务,不料,在经过一条隧道时一辆车遭遇惨烈车祸,46岁的刘海波神父当场身亡。李神父说:“当时我一看就蒙了,血淋淋的场面让我几乎窒息。”李神父稳住心神,妥善处理车祸现场。
    刘神父的尸体被送到了殡仪馆,看着刚才还鲜活的一条生命,转瞬间已没有气息,李神父几乎崩溃了。在死寂般的殡仪馆,面对着刘海波神父的遗体,他支撑不住了,坐在旁边的一把椅子上,失声痛哭起来,任眼泪流淌,任痛苦宣泄。然而再多的泪水也冲不掉他的痛,倒不完他的苦,此时此刻他对天主充满了怨气和不理解,他说:“这是我有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强烈地指责天主:‘如果我的职务是你所愿意的,你凭什么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你让我以后还怎么工作?我不干了,如果你愿意这样的话,那我只能放弃了,我接受不了这样事情的发生,我刚刚上任就接二连三地发生这么多事。我实在无法面对,你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吧,我不管了。”话音刚落,心中立时出现了一个声音:“我的工作不是全靠人的。”很奇怪,听到这个声音之后,李神父激烈的情绪平静了下来。这让他深深地经验到,天主始终没有舍弃,并每时每刻都在守候着、支持着、爱着他。
    教区圣家修女会成立的“爱心之家”,收留照顾那些单亲和没有父母的孩子。当年10月,爱心之家一名12岁的孩子马文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又遇车祸去世了,这个孩子的父亲几乎精神崩溃,看到这一幕,李神父禁不住发出了一声哀叹:“哎!上任短短4个月内就面对了主教、神父、修女、教友的离世!我何其不幸啊!”

七、经历死亡 感悟生命

    李神父担任教区长之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以致于最后身体完全垮掉了。
    2011年12月末,李神父召开教区会议,向大会递交了辞职申请。2012年1月中旬,刚刚卸下教区长的担子放松下来的李神父突然心肌梗塞。只有43岁的李神父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马上进行心脏手术,一连做了三个支架,医生说,这是他接触这种病患中最年轻的一位。这场大病把年轻的李神父带向了生命意义的深处,感悟了很多生命的真理,以下是他在病中写下的日记:
    “2012这一年为我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从年初生重病开始,近8个月的时光中感受到每一天都是我的末日。白天觉得可能活不到晚上,夜里担心挨不到黎明。那份深深的孤独、那份深深的无助,导致了一份巨大的恐惧,这一切只能逼着我投靠天主,向他投降。深夜里,多少次拿起手中的电话想要找人把我送入医院,但又怕影响别人,只能怀着对天主的信靠又将它放下。病痛的煎熬,让我不得不默默地准备好我生命末日的到来!让我不得不面对我的死亡!甚至连遗书都不知道写了多少遍了。
    尽管我刚过不惑之年,尽管医生不断鼓励我,你还年轻,还有几十年的时光要面对,要好好地调养,但我感觉死亡离我近在咫尺,中间隔的就像一张薄薄的纸,稍不留神好像就会被捅破似的……死亡确实是一位严师,它让我感悟了太多的东西。面对死亡不得不放弃生命中把持不放的人、地、事物;面对死亡不得不放弃几年甚至半生谋划好的理想和计划;面对死亡,不得不放弃正常的工作、人际交往,以至于感受到自己的价值都已荡然无存;面对死亡,会更加敏感地需要亲情和友情的关照,这也是最易受伤的时刻;最最不能或者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面对死亡,生命失去了一切的意义!这也使我理解了自知身患绝症的病人抗拒死亡的感受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和调整,我完全能平静地接受死亡了。特别感恩天主召叫了我,成为一名司铎。做神父真好!尤其做一名穷神父更好。”

    借着这场病,李神父进入了生命和圣召的深处。

八、重获生命 带病牧灵

    李志祥神父出院后,在教区休养了一年,感觉身体好些后他便主动向教区要求分配工作。2013年3月,他来到吉林市出任堂区主任。这里是一个大堂区,有3位神父、4位修女,教友不少于5000人。其中有公共聚会点7个(双吉、九站、江密峰、小白山、农林、大绥河、左家),聚会点10处,其中最远的在舒兰市、蛟河市。看到这些待牧养的羊群,李神父与神父、修女通力合作,使吉林堂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为了堂区牧灵事业的发展,教友们的信仰提升,他完善并成立了很多团队。
    福传组:到公共聚会点及教友家聚会点讲道、歌咏、带祈祷,走家串户搞福传。
    送圣体组:每主日为那些生病或由于年迈而不能进堂的人送圣体。
    送殡组:到殡仪馆为亡者祈祷、唱歌、主持仪式。
    歌咏团:周六、周日弥撒中献唱。
    信仰咨询组:负责圣堂内卫生、秩序、接待工作,全年平均接待游客25000人次(圣诞节除外)。
    临终关怀组:陪伴临终者,并为其祈祷!
    爱心组:居家探访,探望慰问病人和孤寡老人,并带去生活必需品。
    朝拜圣体组:24小时轮班朝拜圣体。
    老人祈祷组:弥撒后为特定意向和需要者祈祷。
    青年团:每主日弥撒后聚会、祈祷、圣经分享,服务于堂区大型活动。
    小天使合唱团: 周日弥撒中献唱。
    老年歌咏团:平日弥撒中献唱。
    辅祭班:在弥撒中轮流辅祭。
    堂区义工组:负责主日天及大型活动秩序。
    圣言宣读组:负责弥撒中读经。
    领经组:负责祈祷时领经。
    堂区乐队:负责大节日弥撒中奏乐。
    朝鲜族教友团体。
    每年堂区都举办各组的派遣礼,使各组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生命没有站台,奋斗就是真谛。这句话是李神父的真实写照。基督第二,践行使命,永远是他追求的目标。愿天主的恩宠与李神父同行!

本文标题:踏荆而行的李志祥神父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