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信德”成立暨创刊廿五周年之际

—— 神长教友表示祝贺并为今后发展建言献策

2016-06-28 09:20:26 来源:《信德报》2016年5月19日,19期(总第677期)

    1991年3月,“信德”(初名河北信德室)在石家庄市成立,同年9月1日,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份天主教读物“信德”。以形式多样的文字方式福传中国,传递了天主教纯正的信仰。
    25年,“信德”陪伴中国教会经历了一段非凡的历史时期,恢复元气并走向全面复兴,为广大神长教友提供了精神食粮。借此25周年之际,我们愿效法教宗俭朴的榜样并响应习近平主席厉行节约的号召,通过座谈会、教会艺术展览和优秀通讯员、发行员表彰等形式予以庆祝。近期,借地方教会神父、修女培训学习的机会,占用大家休息的时间,举行了小型座谈会,此外还邀请两所修院(全国神哲学院、河北神哲学院)部分修士进行了座谈,大家畅所欲言,对“信德”给予祝贺,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

4月12-14日20:30-22:00  (石家庄 河北天主教教职人员培训班期间)

    献县李永杰神父:首先祝贺“信德”诞生25周年。从刚开始一间小小的编辑室发展到今天,这是一个相当辛苦的历程。如今的“信德”已经遍布中国。“信德”为教友们的信仰奠定了基础,教友们感觉没有“信德”就跟缺少了主心骨一样。“信德”信息广泛,有教会的知识、教区和教友们各方面的信息、神长教友们美好的德表等,大家看了之后很受触动,增加了参与弥撒和举行圣事的虔诚。我自己经常看“信德”,特别是前些年网络不发达、智能手机还不普遍时,“信德”成了我了解教会、提升信仰的途径。可以说,“信德”陪伴我走过了25年的铎职生涯。同时我想提几点建议:1.建议“信德”每一期刊登一点有关慕道或再慕道的资料。2.希望“信德”出版一些关于礼仪方面的书籍,因为很多地方的礼仪都不统一,会给教友们造成一些误会,例如:有关手领圣体、弥撒中的举手问题等,很多地方出现了异议。

    邢台任怀志神父:现在的“信德”已经走进了教外人群中,在我的堂区成立了一个“爱心服务小组”,他们每次外出服务时,都会拿上一些“信德”给教外朋友看,没想到他们特别喜欢读,每次见到我们小组的成员时都会满怀期待地问:“给我们带“信德”来了吗?”我跟他们说:“每一期的“信德”哪怕是有一篇文章或者一句话能够让你有所触动,就值了。”同时我也对“信德”提个要求:“信德”能不能出一套系列的学习教材,像“主日学”或者适合孩子们学习的资料,现在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少。
    保定路志忠神父:非常有幸能够参加“信德”成立25周年的座谈会。透过“信德”,我们对中国教会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多了一份了解。在我的堂区,农村的教友们透过“信德”更多地了解了信仰,增加了对天主和教会的认识,在堂区服务、教友互相合作以及福传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信德”在我堂区的家庭信仰生活方面也起到了一个激励作用。同时我也建议:多出版一些教育孩子方面的书籍;多做些影视作品,如圣人或信仰见证方面的,放到微信或者一个平台上,这对神父、教友、堂区和教会团体都非常重要,同时也会推动中国教会的发展。

    唐山胡连合神父:我特别喜欢看“信德”,有几篇文章到现在我还留着,例如:《两个天使去旅行》、《别让耶稣从你身边溜过》、《我是主的小驴驹》等,好多文章我特别喜欢。我认为“信德”启发了很多人,有些教友把读过的“信德”一份一份地全都完好如初地留着。有一位教友连续十几年阅读“信德”,他去世之后,他的女儿给我抱来了一大堆“信德”,让我非常感动。同时我也提一点建议:1.希望信德读物中的人名和一些词语尽量用咱们教会专用的。2.希望把当初外国传教士来中国福传的感人事迹写出来,让教友们了解我们的信仰是多么得来之不易,从而珍惜自己今天的信仰,激发教友们的信仰热情。3.“信德”去年有好几期没收到,今年有好几次份数不对,教友们总找我要“信德”,希望“信德”在发行方面多加注意。
   
    张家口郭跃龙神父:“信德”25年来经历了很多的坎坷和曲折,发展到今天实属不易。“信德”使我堂口的教友受益良多,在信仰交流和讲道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有些教友把好的文章和话语都抄录到笔记本上拿来让我看,非常好!还有在书籍方面,我找不到旧约圣经的注释,尤其是德训篇、雅歌和箴言这几本书,我感觉这些书有注释比较好,建议多出些这方面的书籍。

    衡水王德宠神父: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读“信德”,在灵性的成长和了解中国教会方面真的受益良多。现在我发现阅读“信德”已经不是教友们的专权了。有一次,我到一个村子传教,看到一个教外人正在认真地读“信德”,于是便走了过去聊了起来。他对我说:“我很珍惜“信德”,每看完一期就把它好好地存放起来,不会把它当废纸扔掉。”如今我的堂区大部分都是新教友,有些人的信仰还不成熟,“信德”是他们了解信仰的一个窗口。现在老教友当中低文化的也大有人在,可以让他们通过中文的电影、视频来了解教会,但现在这样的视频比较少,建议“信德”考虑一下这方面的供应。

    承德赵云辉神父:信德团队在这25年中确实相当不易,祈祷你们越办越好。我是看着“信德”长大的,对于我的信仰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报刊被网络冲击之事,我觉得可能是大家所处的地方不一样。现在很多农村地方,智能手机、网络、电脑等都还没有普及,甚至有些山区连电都没有。我去过云南的好多地方就是这样,山区的教友们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电,但我看到他们都有“信德”。“信德”成了这些山区教友们了解各地教会,加深信仰不可或缺的一个途径。毕竟中国还有很多的山区教会、乡下教会,所以我认为,信德读物对于当今的中国教会还是非常需要的。

  
    石家庄田安当神父:现在有很多教友喜欢看圣书,希望“信德”配合各个堂区建立小型图书馆。把“信德”的一些书,送到各个堂区,给建立小图书馆提供方便。

    邢台申东辉神父:非常高兴“信德”迎来了25周年庆典。文字福传非常重要,虽然现在电脑、手机、微信等工具是当今福传的优势,但“信德”有它时代的价值。“信德”对福传工作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我们通过“信德”了解各教区的状况,普世教会的动态等。不仅如此,“信德”在堂口的治理方面也发挥着作用,我经常看“信德”,也鼓励教友们多“索阅”。虽然现在可以用手机念日课,但我总感觉祈祷显得不神圣,一直在那儿划拉手机,不容易深入地进入祈祷的状态,感觉还是拿起日课本,让人有思考的余地,能够更好地去祈祷!

    献县刘国峰神父:“信德”25年的历程相当不易,与我们每一个神父弟兄和教友们的信仰生活是连在一起的。“信德”和信德书籍对神父和教友们的贡献是言语难以表达的。同时,现在每一个堂区都掀起了学习圣经的浪潮,深入地探讨天主的话,汲取灵性生命的食粮,建议“信德”多出一些有关圣经方面的书籍,让神父和教友们的灵性生活更多地得到圣言的滋养。

    邯郸怀建亭神父:我建议“信德”多出版一些详尽的圣人传记,这对教友们的信德成长非常有益,因为涉及的都是信仰生活中的见证。前段时间,我在印尼买了一本书名为《方济各和雅琴达》的传记,是台湾的一位神父写的,非常详细,我边读边流泪,很感人。后来我又推荐给教友们看,反应非常好。如果这类书太简短,就不太容易打动人心。
   
    献县王连众神父:“信德”25年来对于教会的发展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我刚开始传教时,“信德”读者特别多,尤其是我们泊头堂区已故的金凤志神父,每年都给教友们“索阅”。这里的新教友比较多,现在他们还在维持着这个良好的传统,甚至有很多教友认同了“信德”是他们增长信德和帮助福传的有力工具和媒介。现在我在一个老堂区任主任司铎,发现教友不再热衷于看书读报,同时可能和神父们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关系。我建议“信德”开展广泛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激发教友的读报兴趣,并参与到良性循环的运作当中来。例如:有奖问答、不同形式的竞赛等,不仅使他们自己积极地参与进来,“索阅”、投稿等,同时也给身边的亲朋好友甚至教外人去介绍、帮助贫困地区“索阅”“信德”等。通过办活动,让教友们拿起“信德”、阅读“信德”、珍惜“信德”。

    
    张家口魏永旺神父:恭贺“信德”成立25周年,25年的风雨时光确实不容易。我感觉到,“信德”把基督的福音和天主的大爱播撒到了中国的这块土地上。通过“信德”我们认识了普世教会,普世教会通过“信德”也认识了中国教会,“信德”对中国教会的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不容忽视。同时建议“信德”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做好转型工作,以便更好地去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和我的教友们也一同为“信德”祈祷,希望你们越办越好!
    唐山张建林神父:最初看“信德”时有两句话吸引了我眼球——“信仰生活的园地,了解中国教会的窗口”。现实中,“信德”确实成为了丰富教友的信仰生活和了解中国各地教会动态的有力助手和桥梁。可以说,“信德”成立25年来,对中国教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实在可喜可贺,而且“信德”确实是便宜又实惠。我提个建议: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的教会都特别重视圣经学习,但结合牧灵、实践信仰、适合普通教友用的解经书比较少。为了普及和鼓励教友们学习圣经,建议“信德”多出一些结合生活的、适合一般教友看的有关解经的书籍。

4 月20日15:00-16:00 (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神二、神三班)

    陕西汉中周若瑟修士:我最喜欢个人信仰见证的文章,在我家乡的堂口,会长经常把从“信德”上刊登的感人的信仰见证,在教堂里给大家分享,尤其是一些人的归依、悔改的历程,然后这些教友们又去分享给身边的人。增加了教友们对教会的感情和对信仰的热情,我自己也是其中的受益者。希望“信德”在个人“信仰见证”方面更深入更好一些。

    贵州张子梓修士:我的老家很重视“信德”,每年10月份就在一块小黑板上写上相关信息。对于现在的年轻一代,读报已非其所好,手机、网络占据了时代的主流,电子刊物的阅读、转载非常方便,我建议把信德书、报转变成电子版本放到网上,既方便阅读又可以快速传播。这是当今时代年轻教友们提升信仰的一个有效途径。现在的教会软件缺乏工具类书籍,例如:圣经词典等,建议“信德”开发一个工具书籍软件。

    江苏南京弋科技修士:我从小到现在,看得最多的就是“信德”,我认为“信德”举办的“知识竞赛”非常好!既让大家了解了教会知识,又可以提高读报兴趣。当今时代,我认为文字和网络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现在,我老家的老会长每周都给教友们分发很多“信德”,而且这一家看完了就再传给另一家看,同时也会传给教外朋友。可以说,“信德”对家乡的福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网络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我会从信德网上把一些好的文章下载下来,再进行网络传播,影响年轻人。

    山西太原孟东东修士:“信德”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尤其是“信仰见证”的文章,我看到一些神父们读了这方面的文章,就在弥撒的讲道中把这些活生生的见证分享给教友们,很有启发和感染性。同时建议“信德”在推荐书籍时,把书的核心内容与神学思想做一个简介。另外还建议可以有一个读者的回馈,包括此书的数量和读后感等,以增加读者的读书兴趣和爱好。

    山西太原武晓堂修士: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建议“信德”刊登一些社会正能量的内容。有助于国家、社会,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因为在我的家乡,教友们会把“信德”放到比较明显的地方,当教外朋友或邻居到教友家中串门、做客或探访时,有些教外朋友就会拿起“信德”来阅读,正能量的内容,有助于他们对教会的了解。还有,我认为“信德”的新闻版块太多,给我的感觉比较乱。

    甘肃兰州张善修修士:在兰州大教堂,每年都提前贴出“信德”的信息,每年的读者都很多,多为中老年教友,星期天会有一个负责人分发给大家。“信德”作为信仰的资料、史料是很有价值的,很多的教会资料在上面保留下来的。前几天我查阅雷鸣远神父的相关资料,在书上没找到,在“信德”上找到了。我希望“信德”能越办越好。

    河北衡水田碧修士:只有二年级文化的我的父亲经常拿着“信德”阅读,这也是我接触到的最早的一份文字形式的信仰资料,给我的感觉很亲切。我最喜欢看里边的小故事,它以简单、显而易见的方式来传递信仰,对我的信仰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山西晋中陈建维修士:我小时候最喜欢、印象最深的就是“信德”,在教友们当中最受青睐的也是“信德”。在当今时代,网络和纸质信息都各有所长及其价值。从报纸角度来说,文字可以记载、保留下来以供查阅,经得起时间的磨砺。从网络角度来说,它方便快捷,但不易长期存留。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教会是从文字起家的。随着时代的不同和文化环境的区别,“信德”的内容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根据当今教友对神学培育的需要,我建议“信德”增设一些神学方面含金量高的内容。一方面要考虑到教友们的文化水平,让每个人都能读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学术方面。

    宁夏王翔修士:“信德”是我从小到现在在教会内见到的传播最广的,但缺少儿童信仰生活的内容。同时希望“信德”再多出版一些港、台和一些在内地买不到的书籍。

    山西太原孟宏博修士:我看得最多的就是“信德”,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一和第八版的新闻。我感觉版面设计比较传统,多一些图片更好!建议信德微信再增设些内容。同时也建议发展一些年轻的通讯员。

    河南安阳李国庆修士:我建议把教会中的圣人、名人们说过的具有哲理、启发性的名言在“信德”上占有一个版块,弄成中英两种语言,相信会有益于不同年龄段的教友们灵性生命的提高,像中英文对照的新约《圣经》就很好。期待思高圣经的版本更新一下,使读之更顺畅。
   
    福建闽北张清生修士:我们家从1994年就开始“索阅”“信德”,至今从未间断过,我父亲每周都特别期待“信德”。相对中老年一代,“信德”是有其相当价值的。对于年轻人来说,看纸质的内容越来越少,“信德”作为全国最大的一家传媒机构,有必要增加一些电子版的信德读物。“信德”出版的《每日礼赞》,有些相同的圣咏在不同的地方文字表达不一样,希望能够统一。

    江苏徐州欧正方修士:2008年,沛县的一位教友将美术作品投到“信德”,并成为当年贺新春的首版,很吸引人们的眼球,因此,我认为,教会的绘画亦是表达信仰的一种有效方式:一方面为那些识字不多的教友会很有帮助,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教友们的艺术修养并能发掘更多从事圣教艺术的艺人。“信德”在我老家很受欢迎。我非常喜欢在一些废旧报纸上练毛笔字,但有一位老教友从来不让我在两种报纸上练字——“信德”和艺术报,可见老人对“信德”的珍惜和重视。

    河南驻马店韩保山修士:建议“信德”的书籍尽量都放到信德网上,以方便大家选择阅读。

    云南昆明熊自金修士:我是苗族,老家的大部分教友识字很少,为读“信德”是一大障碍,然而这又是教友们非常需要的。所以我建议“信德”开设一个用图画来传递信仰的版块。“信德”有些山区收不到,邮寄方面的问题急需解决。

    山西长治史江涛修士:我从小对“信德”就有好印象,喜欢读故事性的文章,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转载的一些短小经典的名人名言。我对“信德”的一个建议是:开设一个为全国暑期青年办班的专栏。可以向他们征稿,以此来推动青年们与信仰的互动,加强他们的信德。

    四川宜宾师文龙修士:“信德”作为史料非常重要,我建议信德书、报从文字、装订和纸质方面提高质量,或者年末的合订本的“信德”纸质提高一下,以便长时间保存。同时也建议在堂区或修院每年至少发一张信德书籍的目录表和简单的内容简介,这样,为那些接触不到“信德”的地方提供的方便。

4 月20日 19:30-21:00 (北京 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 第二届圣召论坛期间)

    河北衡水景县善导圣母会邵巧环修女:我们修会从“信德”创刊就开始“索阅”,一直持续到现在。初学时,“信德”是修女们的饭前书;用餐时,一个人读,大家一起听。可以说“信德”是我们灵性生命的血液和营养。
    我特别谈谈“信德”对我母亲的影响。从“信德”创刊的第一期到现在的670多期,母亲用几个大箱子完好地保存着。我家已经搬迁过两次了,每一次搬家母亲都会说:“别的东西可以不要,每一箱子“信德”必须带上。”由于时间过长,有的箱子都坏了,“信德”也发黄了,孩子们就对母亲说:“妈,那些装“信德”的箱子都坏了,纸也发黄了,还是扔掉吧!”母亲却说:“不!用好箱子把坏箱子换掉就可以了。”今年母亲已85岁高龄,弟媳对母亲说:“妈!您有什么财产吗?现在可以分给我们了。”母亲说:“没别的,就那几箱子“信德”,你们接受了这几箱子“信德”,接受了信德,为你们就是至宝。”
   
    河北邢台若瑟会肖蕾青修女:“信德”对教友们很具影响力,它内容丰富、面向全球、含金量高、具有权威。我服务过的每一个堂区都“索阅”“信德”,而且不同的“学习小组”聚会时,经常会分享“信德”上的精彩文章和见证。当我探访家庭的时候,发现几乎每家都有一份“信德”,下班后或闲暇时他们会拿起来看。建议“信德”多鼓励修道人把奉献生活中的感人经历或祈祷经验等写成文字,与读者分享。也希望出版一些培训慕道班的导师书籍。

    河北献县圣望会冯树允修女:我不常看报,但前段时间读了一些教友们感人事迹的专访文章,让我很受感动和启发。建议“信德”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刊登一些有关环保、社会正义和价值观主题的文章。书籍方面,建议多出版一些有关修道生活的书,如三愿、团体生活等。另外希望多出版一些有关“生命教育”、“圣经”和“主日学”方面的。

    辽宁抚顺耶稣圣心修女会邵晓惠修女:我走过的堂区大都是神父自己帮助教友索阅“信德”,然后送给教友们。当我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时,他们说特别喜欢“信德”。教友们通过读报,几年下来,信仰素质和教会知识明显提升。建议“信德”开设一个“社会时事”的专版。

    山东聊城圣家献女传教会刘果修女:我读的第一份读物是“信德”,现在服务的堂区最受欢迎的是“信德”和《每日圣言》,几乎家家都有。有些教友特意多索阅一些“信德”送给那些望教友和教外人,当他们去探访留守的老人们时,也会给他们带上一份。而且有些教友积攒了好几年“信德”,不仅看新的,有时候也会回顾一些旧的文章。建议“信德”多出一些“灵修”和“心理”方面的书籍。

    北京若瑟会寇素贞修女:我在初学院工作的时间比较长,每年我们都会“索阅”三四种教会报刊。自由阅读的时间,初学生们最喜欢读的就是“信德”。“信德”出版的《耶稣心祷》很受欢迎!

   
    浙江宁波拯灵女修会陈罗撒修女:我工作的堂区对“信德”评价很高,尤其是老教友,不仅自己看,还让自己的孩子、朋友、教外人去看。虽然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但我认为“信德”还是有它重要的使命,因为不是所有人都会使用网络,尤其是中老年,这些人对“信德”依然充满期待和渴望。而且网络也有弊端,留在心底的感动不是很深。

    辽宁抚顺耶稣圣心修女会沈丽英修女:“信德”是中国教会的第一家读物,25年来已经是家喻户晓、影响广大,可喜可贺!前段时间,我住院的时候大力宣传《赞美的力量》和《正视人生的信仰》,给邻床的教外病人看。《赞美的力量》我已经看了四遍,对信仰特别有帮助。

    河北邢台若瑟会孙爱粉修女:“信德”在教友们当中是“元老级”的。为某些教友来说,看一本大书可能很难,读报却是非常方便的。而且“信德”信息的准确性要高出网络。同时“信德”可以在慈善工作、教会培育等方面互通信息。建议“信德”连载一些再慕道的内容,多出版《婚前辅导》和有关“默观”内容的书籍。

    河北保定无玷圣心孝女会何德芳修女:信德书、报无论是对教友还是对修道人都大有益处。从“信德”一开始到现在我一直在看,包括我们在堂区工作的修女,很多时候都是坐在跪凳上与教友们一起看“信德”。一些感人的见证特别激励我,当看到有家乡人的文章时更是特别地激动。同时借着丰富的新闻内容开阔了我的眼界。《爱情的烈焰》、《登上加尔默罗山》和《一朵小白花》三本书,我曾寻找了很长时间,最后在“信德”找到了,当时兴奋至极。

    河北石家庄若瑟会孙丽娜修女:信德书、报对我们修会的帮助是非常大的。首先“信德”的书是修女们的参考资料和学习工具,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小型图书馆,为修女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不过有些书总是供不应求,例如每年的《每日圣言》、《赞美的力量》等。
   
    浙江杭州耶稣圣心会傅天玲修女:每年索阅“信德”是我们在堂区服务的修女们的重要工作,大部分教友积极“索阅”,而且为了福传,教友们把“信德”送给那些慕道者、亲朋好友和教外人,“信德”是教友们福传的一个得力助手。主日学方面的书目前是一个空缺,希望出版一些“连环画式”的福音书。同时为了宣传福音,可以印刷一些带有圣经金句的笔记本、文具用品和日常用品。

    河北石家庄若瑟会张继梅修女:“信德”是我们了解教会和普世教会信息的一个窗口,是我们非常喜欢的。我老家是内蒙的,“信德”对我父母的信仰影响巨大。我一直给两位老人索阅,他们爱不释手,成为了输送灵性营养的一个渠道。
   
    河北邯郸大名主母会闫晓辉修女:我认为“信德”对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很有影响。希望“信德”组织一些学者,翻译印刷一些外文书籍。另外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能否把圣经和有阅读价值的资料放到网上,以便随时下载。最后建议开发一个有声的新闻报道和圣乐播放等内容的软件。
   
    山东聊城中华圣母传教会宋金惠修女:“信德”在我服务的堂区非常盛行,每一期我自己先看,然后再送给新教友、慕道者和一些教外人,在福传方面,“信德”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为了方便年轻人阅读,希望能够在网上多放些电子版的书籍。书的作用是巨大的。我认识的一位教外老人,儿子因白血病去世了,老人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当时我把《赞美的力量》推荐给他阅读,看完之后老人便走出了丧子之痛,并认识了信仰,加入了教会,改变了人生。

    吉林圣家修女会张月波修女:我很少读报,但喜欢看书。我们圣物组都是从“信德”拿书,特别渴望能买到有关培育方面的。我曾经在新加坡买了一套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的《培育的艺术》特别好,希望“信德”能够出版。
   
    吉林圣家修女会尹德香修女:“信德”是中国教会的品牌,具有权威性,获得了广大神长教友们的信任,应该继续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新闻通讯要第一时间报道。不管怎样,继续下去。
   
    河北保定安国德兰小妹妹会达忆修女:“信德”有关“婚姻家庭及婚前辅导”方面的书很少。我曾经看到过基督教出版的书《磐石上的婚姻》和《建立在主内的婚姻》两本书很不错,希望“信德”能够出版以供急需。

    浙江温州小德兰女修会蔡李赛修女:温州教区的教友们离不开“信德”,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是积极“索阅”,这是他们提升信仰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希望“信德”多出版一些导师和古伦神父的书(编者注,今年“信德”将出版4本古伦神父的书)。

    河北邢台威县炼灵中保圣母传教会张书芬修女:如果“信德”开设中英文对照和圣经版块,建议内容不必过多,可以是有深度的、连续性的内容。尤其是中英文对照的,很有吸引力。

4月22日15:30-17:00 (石家庄   河北各教区联络员培训期间)

    邯郸教区孙继根主教:网络对于书、报虽然有冲击,但不会有太大的挑战,不会玩手机的教友们依然需要信德书、报,同时这也是社会所需要的。“信德”覆盖面广,教区性的报纸不能与之相比。书籍方面,“信德”出版的不少书很受欢迎。

    保定教区安树新主教:“信德”具有保存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前几天我的外甥跟我要“信德”合订本,越全越好。可以说,它是人们查阅历史资料的工具。同时我也建议多出版一些福传、再慕道、和巩固新教友信仰的书籍。

    献县教区周文书副主教:我是“信德”的第一代老员工,神学毕业后就来“信德”工作了,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我骑着三轮车跑印刷厂。为尽快让更多的人知道信德书籍,曾背包去各地推荐。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还是喜欢看“信德”。我们教区的金凤志神父没有文化,就是靠信德书、报去传教,每年他自己为教友们索阅很多“信德”,最多时有500份,效果甚佳!我认为,为了让更多的人看“信德”,“宣传、推行”是关键,需要主教、神父们采取具体措施,把书、报送到教友的手中,在教友们当中去推行这份教会的好报纸。因为有些教友还都不知道有“信德”。

    邢台威县教区长李立杰神父:建议“信德”开发一个有声阅读的软件,把圣经放上去,读出声来的圣经更吸引人。
   
    衡水景县王斌宝神父:我堂区的教友们非常喜欢“信德”,包括年轻人就是靠“信德”来了解教会的信息,很多的史料是从“信德”上找到的,而不是网络。我闲暇时不聊天,而是读报纸。在教堂里我不用手机念日课,因为当神父拿手机祈祷时,容易让教友们误解为在玩手机。虽然现在很多教区都有了自己的报纸,但不能与覆盖面很广的“信德”相比,所以“信德”即使赔钱也要想法办下去。书籍方面,建议把徐锦尧神父著的《正视人生的信仰》、《家族·民主·信仰》、《道在家中》和《实践伦理学》(上、下)册,以及古伦神父的书出版。

    河北神学院教授王兆群神父:我很喜欢“信德”,每次看到“信德”上刊登的复活节领洗的数字时,就感觉文字很重要。“信德”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以有别于其他读物。建议“信德”呼吁神父教友为教外人“索阅”、赠送“信德”,这是一种很好的福传方式,同时也能引起人们读书读报的兴趣。在出版书籍方面,希望出版一些具体的福传技巧、详尽的圣人传记、平信徒灵修及婚姻生活方面的书。有关儿童、青少年、成人的教理培训的系统教材,尤其是慕道的书可以多一些。

    衡水景县骆利民神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信德”记录了中国教会的发展,记录了中国教会25年来各教区、堂区的重要事件,是历史的见证,是网络不能替代的。每年的“信德”合订本非常好,很有价值。建议出版一些教友们在神学培育方面的书。
   
    邯郸教区张永跃神父:现在的网络成为了年轻人的主流,“吸引了很多的年轻人,“信德”作为教会的一个平台,要想方设法去接触不同的人群,也照顾到那些喜欢媒体的人。刚开办的“信德微信”要想办法更好地去吸引年轻人。
   
    邢台威县刘增信执事:在神学院读书时“信德”的每一期我都看,最喜欢看的就是普世教会的动态、连载的教义、圣事礼仪等。圣书方面,《成人要理问答》、《人性倾向与修养》目前已经空缺,希望能够再版。

    承德李燕国教友:我们堂区的教友都很喜欢“信德”,但是教友们居住的比较分散,邮寄不方便,最近经常收不到。

    唐山寇宏广教友:要想提高教友们对信仰的认识,只凭神父在弥撒中的讲道、一年办几个培训班是不够的,“信德”是一个很好的帮手。我是一位新教友,2007年与妻子谈恋爱时认识了“信德”,后来我发现“信德”还出书,于是就开始看,如:《深度人生》、《赞美的力量》、《科学家的人生观》等,通过这些书和“信德”我了解了信仰,加入了教会。如果没有“信德”,可能也就没有今天的我。
    如今“信德”还开通了微信,而且关注量在不断上升,建议信德微信更多地放一些新颖的、适合网上阅读的文章。

4月22日10:00-11:30 (“信德” 河北神哲学院部分修士座谈)

    冯刚义(河北邯郸):最初对信德室的印象就是“信德”。对我们来说,对教会的了解,对礼仪、教义、教规,信仰生活的各方面往深处走,都与“信德”有直接的关系。我第一个在信德室接触到的神父是王浩。王神父每次回家都带一些书、“信德”给大家。包括现在对修士们,“信德”也有一定的影响。生活在我身边的教友,尤其是70后、80后,还是习惯看“信德”。每逢回家时,妈妈与我分享的都是“信德”上的内容。

    王胜利(河北献县):我一开始感觉“信德”有一种神秘感,从小就接触“信德”,对“信德”也有很大的期待。2009年我来到了神学院,与以前对“信德”的想象有一种落差,感觉书籍方面还不够全面,为教友们理解正统的信仰、礼仪生活的书感觉不够,教区的学习班需要更多参考书,希望有所加强。老书也有必要出版。

    罗童飞(浙江温州):“信德”给我很多的中国教会的信息,各个地方不同的见证,普世教会以及教宗的活动,这限于过去10年前或20年前。“信德”出版了很多书,现在人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灵修著作如金口圣若望日记,也可以帮助教友。信德网上教会自己做的视频短片还是短板,希望能够看到。有关修女修士的书很少,希望在这方面有所加强。

    安海鹏(江苏南京):我们当地的圣物室,书籍需求大,报相对看的少。当地30岁以上人群缺乏教会的知识,希望出版能帮助提升信仰的相关书籍。生活中有些事需要去理性地思考,理性的知识很需要。推理的、讲解的、知识层次高的,能引导人、教导人。送礼现在送书是一种时尚,也是目前的一种需求,我们需要有点档次的书。
    韩光焦(河北石家庄):“信德”的贡献很大,教会的报纸怎么样去引导普通的教友,培养他们的读报兴趣,主要是在它的内容上。另外我们要学会推广,神恩祈祷、门徒班的“治愈大会”,为什么“火”?和传播有直接的关系。微信、网络要有自己的特色,有信仰的特色,和文化结合起来。报刊应具有引导作用,好的书可以在报纸上连载。

    孙士文(河北献县):看到读者的需要,给他需要的,而不是喜欢的,坚守信仰的原则。大陆翻译团体比较弱,可以加强华语合作。增加书稿储量,丰富内容,按推荐需求出版。

    程其(河北赵县):“信德”针对教友,应下去做调查,看看教友们真正的需要,及时调整。记得小时候看信德的人多,到底看看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好能吸引他们。“信德”书报很正规,但排版、校对需要加强,有时看到有错字很不舒服。

    孙凤乐(河北献县):“信德”的出版要严格把关,印制的圣像走形,影响教会形象。书的纸张质量不好,送人拿不出手。应该多出像《青年教理》、《中英文圣经对照》这样精装版的。古伦神父、卢云神父等现代的灵修书,是神父、修士、教友急切盼望的。也盼望出版一些主日学教材。好书也可以到社会上推广。

    王天亚(河北衡水):“信德”对整个中国教会的影响来说是比较大的。伦理、圣经、灵修需要有团队去将其与社会上的东西做一个整合,满足现代教会的需要。比如《与耶稣一起工作》一书,与实际生活结合,从深奥的道路中指明一些方法,就很容易理解消化。如果一些地方不方便,也可以考虑出电子版的,方便阅读。

各地读者对“信德”和“信德”的感言(来稿)

    江苏海门高弟华神父:当拿到“信德”时,总是很兴奋。从十几年前到现在仍旧保留了那份兴奋。打开“信德”时,看到的不仅是一份美好的回忆,还是在期盼着报道中所传承的那份来自天主的信德。因着信德,我们的信仰才异于常人,生活才找到了真正的归宿。愿“信德”在明天,继续带给读者那来自亘古的信德,光耀中华大地。

    湖北武汉王正光:我第一次见到“信德”是十一、二年前的一个初夏的主日。早弥撒后我在教堂院子里与几位老教友寒暄,这时本堂高光斗神父走过来,随手递给我一张报纸,并郑重其事地督促我为它写点东西。为了写稿子,我忙里偷闲,开始攻读圣经,补充教会的基本常识。这时我便成了“信德”的忠实读者,尤其是有关读经、灵修、信仰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使我如沐春雨,大开眼界。在“信德”的引导下,我由被逼读经到自觉读经,直到每日读圣经,读着读着便渐入佳境,并正式为福传涂鸦。后来,编辑们几次邀请我参加“信德之友”活动,从此便与信德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从头发斑白渐渐写到了霜雪满头。如今我已七十有六,但为文字福传我宁可病蛙徐步,也不辍耕福田,颇有夕阳恋山的感觉。这座山就是高神父心中念念不忘的“信德”,是办好这张报纸,责任重于泰山的“山”!

    湖南耒阳华刚迪:看“信德”,常会让我联想起天使的翅膀。记得前些年,妻子在她的委屈、愤怒中与我闹离婚时,我感到相当困惑,情绪低落,想一离了事。就是这天使的翅膀将我拯救,透过“信德”上的文章,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自己作为基督信徒应尽的义务——无限的宽容并给予。记得受到无理的猜忌、无情的嘲讽时,我向“信德”倾诉,是她作出了支持的回应。当我遇到困难、受到委屈时,我从“信德”上许多关于基督信徒追随基督的牺牲奉献的故事中,获得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容忍误会的度量。

    山东济南孙晓东:初识“信德”还是在20多年前第一次去老婆家的时候,那时我们还没有结婚,我也还没能成为一名心灵圣洁的基督徒,对天主的认识也基本上是一无所知。坐在沙发上,发现身旁有一份不起眼的小报,拿起来随手翻看着……从此之后,无论信息化时代的进程如何迅疾,亦无论各种信息交换平台如何便捷,而每周在堂区索求一份“信德”便成了我一种不可替代的习惯,这个习惯既是对教会一种专注的问询和走心的关注,也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态度。因为是“信德”让我逐渐明白无论我这一生之中做什么,成为什么,都是天主的恩赐。期盼“信德”将基督的种子撒播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文字福传的一盏阿拉丁神灯。

    广东深圳彭成贤:与“信德”的渊缘可追溯至刚修道时每日必念的信德出版的《每日礼赞》,之后更是以信德出版书籍滋养灵性生命。
    几年前有幸成为通讯员,为“信德”提供福传素材,略尽微薄之力,也在堂区中帮忙推广“信德”,协助福传。感谢信德的陪伴支持。
    本人家里2013年国庆日不幸发生车祸,二死二重伤,感谢信德,在全心安慰我亲人之余,也全程报道,呼吁教会为我祈祷捐献,使我近四十万的治疗费都来自捐献,感谢信德,让我在痛苦之时,也感受到主透过教会来爱我。
    今天,我每天都从“信德”出版的《每日圣言》中汲取力量,真的感谢信德一直以来的陪伴,支持和鼓励。我不知道明天我会怎样?但我知道信德会一直陪伴我,带给我前进的力量,不断去感受主的爱,承行主旨,对未来怀抱希望。

    河北邯郸张建功:1991年,我从河北献县的一个小村庄来到省会石家庄求学。那年的圣诞节前夕,父亲从老家专门寄来一封信,信中注明石家庄北堂的地址,让我按图索骥去找教堂参与弥撒,也是那一次我见到了影响我至今的“信德”。
    让我印象最深,至今仍在影响我的是第一次给“信德”投稿。1992年圣神降临节过后,我“斗胆”写了一篇记述北堂庆贺瞻礼的小稿邮寄到信德编辑部,可能由于当时邮政的迟缓,过了一段时间收到了刘绪俭(献县神父,时任“信德”编辑)的回信,信中说明稿子不能见诸报端的原因,并鼓励我继续关注教会的发展。刘神父那隽秀工整的字体,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炙热情感给予我这个“小老乡”莫大的鼓舞,让我在以后的人生中,对“信德”一直是“情有独钟”,也让本来没啥文字功底的我,逐渐学习着用文字福传,后来也偶有几篇“豆腐块”出现在“信德”日渐丰盈的版面。

    陕西西安刘仓:我很小就接触到了早期的“信德”,并阅读了很多信德出版的图书。2013年我参与了当时举办的天主教教理知识竞赛与梵二文献知识竞赛,并且从那时起一直给信德投稿,信德也给我寄了很多的圣书作为稿酬。从参与竞赛到阅读书报,学到了很多教会的知识,也使自己的信仰生命得到了升华,而且也有很多朋友借阅圣书,我很乐意借给他们,也希望他们通过阅读使自己的信仰也有所改变。

    四川遂宁圣母堂驿路铃声:记得从儿时起,上教堂唯一能见到的教会报刊就是“信德”,唯有通过它才能了解当前教会的发展,于是与它见面便成了一种习惯,从懵懂少年到而立之年,与它相识、相知、相守。
    我是一名“年轻”的“老”教友,虽有信仰根基,可真正懂得教会的知识少,每次阅读“信德”,都会被里面的信仰见证、人生感悟等深深触动,在其中获得慰藉、启迪和力量……当我迷茫、彷徨、处于信仰低谷时,更会翻读“信德”,从低谷中走出来。这种无声的传递,一直陪伴着我走在信仰的道路上。
    阅读“信德”不仅自己受益,而且它还是福传的突破口。当有慕道者向我咨询了解信仰的时候,把它赠送给慕道者阅读,这比我一味地说教要事半功倍。

    辽宁朝阳李庆芬:二十年前蒙主拣选领洗入教,十年后才接触了““信德””,相见恨晚,从此““信德””走进了我的生活。看着一期期散发着墨香,记录着教会发展,读着一篇篇卓有见地,对福传灵命成长深有益处的文章,不由心生感谢。每期看过的报纸不忍丢弃,而是送给教友、邻居,让他们从中受益。这几年,“信德”的记忆屏幕上留下了我浅浅的步履,蹒跚的足迹。这些作品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但对于我来说却意义非凡,永远值得珍藏。

    福建厦门蒋丽珊:现今的世界,是地球村、信息世界,它既带来了“福音”传播的快速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泛滥。“信德”作为中国天主教会的权威传媒之一,应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对如何通过报纸媒介更好地传播福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辽宁朝阳施树仁:于1991年创刊的“信德”,点燃了圣教文字福传的燎原之火,吹响了重振教会雄风的进军号角。我由衷地感谢“信德”对我的器重和厚爱,1997年,审批我为首批通讯员,张士江总编也曾邀请我前去共事,但因家中拖累而未果。至今我计为信德发表过50余篇拙稿,并曾荣获优秀作者奖。如今我77岁了,尽管丧偶,因与圣像、圣物为伴,毫不寂寞。只是没学会发电子邮件,现在很少投稿了。敬祈主佑:让“信德”之花在信德之友的心田中盛开怒放,永不凋零!

    浙江温州方建聪:“信德”自1991年创刊以来,已有25个年头。我一直索阅,从未间断。每一期我都是认真阅读、深刻反思,好的词句、好的故事用红笔画上、圈上,以用来宣讲。作为一个讲道员,“信德”是我的良师益友。每次讲道理之前,我都要读读“信德”,从中会找出与主日福音有关的内容。“信德”不但能充实我的讲道内容,同时也能增加我的信德,坚定我的信仰。我爱“信德”如掌上明珠。从2011年起,开始收藏至今,已有5大包,整齐地收藏在箱子里,有时拿出晒晒,以防发霉。我经常对后辈说:“信德”虽不是金银财宝,但却是无价的精神食粮。

    江苏启东黄旦谷:改革开放后,被摧残得面目疮痍、一片荒凉的教会渐渐复苏,这个时候深谙文字福传重要性的神职人员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这里,在什么都缺乏的情况下,开始了一个新的创业。“信德”在文字福传“万马齐喑”的背景下,身先士卒,引领着大家走文字福传的道路。“信德”是放在灯台上的光,用真理照亮黑暗迷蒙中的人们,给饥渴慕义者送来了精神食粮。

 

回应

    看到神长教友给予“信德”这么多的鼓励和鞭策,我们非常感动!信德团队之所以努力再努力,旧人甫去新人代接,皆因大家愿与各地神长教友携手福传中国的神圣使命。
    的确,时代在发展,面对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冲击,我们也在努力改变,走转型之路,以尽快满足新时代读者的需要。文字福传作为福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不能削弱,反而应该加强。
    说句心里话,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及今日环境下从事教会文字工作,我们面对的压力挑战可想而知。不过只要存一分可能,我们都会努力坚持下去。在几次座谈中及读者来稿中,除了中肯的建议之外,大家给予信德团队的更多是肯定和鼓励,我们将谦虚接受意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回应大家的新要求。
    不少人提到,信德图书诸如儿童书、电子书、主日学、慕道班、释经等的出版有待加强。儿童方面,基于现在的政策,出版难度比较大;电子书将来一定会推出;主日学和慕道班的课本,没有出版是因为没有相对权威的版本;释经方面的书近几年已加大力度,并推出数本,广受好评。古伦神父的灵修书已获版权,预计今年会推出4本。
    会在听取大家的意见后加以完善。
    25年,已代表了过去;未来,信德团队将会一如既往地与各地神长教友同行、合作,携手继续为教会的文字福传工作而努力。

“信德”

本文标题:“信德”成立暨创刊廿五周年之际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