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阿尔·戈尔:全世界回应教宗方济各的号召,捍卫环境
2018-07-09

前美国副总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阿尔·戈尔接受梵蒂冈新闻网独家采访,谈及教宗方济各对环境保护的努力和可持续革命的重要性。

“黑人耶稣”油画在南非展出
2004-09-03

画中的耶稣以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当时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领袖卢富利的面容所绘,罗马军人则以当地创立种族隔离政策的前首相所绘。

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2008-06-10

9月5日,一个生命离开了我们,这一天,全世界都哭了,天也哭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大雨倾盆,在大雨中痛哭的人有回教徒、印度教徒、基督徒、伊斯兰教徒、佛教徒……,而死去的这个人是天主教徒,20世纪最伟大的人,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罗马:梵蒂冈书局出版社参与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书展
2010-10-08

本次活动的重要时刻是于10月10日,把今年的德国书商和平奖授予以色列作家达味·格罗斯曼。梵蒂冈书局出版社也参加书展,在展台上有教宗本笃十六世第一部作品的醒目巨大立体标牌。

方济会诺贝尔奖候选人逝世
2008-06-12

曾获1999年诺贝尔奬提名的方济会士米慈神父(MaximillionMizzi)于2008年3月3日逝世,享年77岁。神父因促进和平与宗教合一交谈而蜚声国际。

杨振宁: 宗教与科学始终殊途同归
2006-07-16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也说,宗教与科学目前所存在的冲突也只是暂时性,两者的终极目标还是一致。不过,他强调科学的知识是有限的,它无法超越宗教所涵盖的无限,即使科学知识不断增加,惟宗教所包涵的还是更广。

忆母亲
2005-03-10

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德肋撒修女说过:“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

麻风病者的天使
2003-06-23

记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印度德肋撒修女曾讲过这样的一句话“爱心成就了信心,爱心与信心是分不开的”。这句朴实而又富有内涵的话语在这位用信心与爱心去服务最小兄弟的“爱心大使”身上得以完全的实现。

基督徒的刚性和柔性
2011-05-03

(路23:34)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印度德肋撒修女对曾经严重伤害她的激进头领爱得那么真诚,以致当这个头领因患肺结核而被各家医院拒收时,德肋撒修女热情接纳、悉心照顾了他,使他感动不已。

他们就是耶稣
2015-07-27

一位印度商人赠给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肋撒嬷嬷五句话:沉默的果实是祈祷,祈祷的果实是信仰,信仰的果实是仁爱,仁爱的果实是服务,服务的果实是和平。盼望天主降福这个充满大爱的养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