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你们来看看吧!<若1:39>
2006-03-02

也这样说:“耶稣的脸在哪里?在贫民窟、在医院、在……总之,凡有痛苦存在的地方,耶稣的脸就在那里,等待着你替他抹掉血和泪!”

妈妈,我心中的妈妈
2012-07-16

我曾含着眼泪提笔写了如下一首:  妈妈,你为什么要哭,还哭得这么伤心?孩子,你不知道,他们在肆意糟蹋这个地球,他们在疯狂破坏他们的家园。

伯多禄的浮与沉
2008-09-10

清代诗人郑板桥笔下的一首咏松,可以强化我们的信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岩石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唯有“咬定”,才不怕风吹浪打。定者,信也。信德愈大则定力愈强。

修道人“残缺”中的美丽
2015-11-30

月残是,是一种遗憾的美,有时这种残缺的美更显得珍贵。听不少人说,修道人是逃避主义者,对家庭不负责任,造成家庭不能团圆,这是绝对的自私自利,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浙江:杭州举办“纪念卫匡国来杭375周年:远方亚洲之印象 卫匡国中国地图展”
2018-06-07

余任天研究会理事、丰子恺研究会会员,著名美术评论家、书画家家郑省三就如何推动当代中国美术文化走向意大利这样的西方文明古国同促进会理事、青田石门印社社长、心造印传承人王春生和促进会的其它成员进行了交流。

教宗:社会正义是把穷人应得的还给他们,私产并非碰不得
2020-12-02

教宗再次以诗人的图像来描述司法工作,说:「你们在每个裁决、每次判决中,都面对了作诗的欣喜机遇:这首能医治穷人的创伤、顾及地球并保护大地母亲和她的后代子孙。这是一首弥补、修复和滋养的诗歌。」

哦,那道绿色的风景
2004-10-18

她使我记起泰戈尔的:小草啊,你的步履虽小,但你拥有足下的土地,可喜的是这小草已繁衍成一道亮丽的绿色风景。

圣神同祷运动
2005-11-03

他们的祈祷最常表达的是赞美天主,在弥撒中“天主在天受光荣”这一类的经是他们不断运用的。

外国传教士墓地见证历史的风云变幻
2009-11-18

大墓地东侧的围墙上,刻有辛丑条约后清廷立的道歉碑:“朝廷为已亡诸教士雪辱涤耻……”今天北京西方传教士墓地的景色,与明代诗人谭元春诗中描写的仍然神似,曰:“来从绝域老长安,分得城西土一棺……行尽松楸中国大

基督徒的忍耐
2015-06-23

让我想起,越南有位作家写过的一首,其中的几句:记得有一天,如果人们把你像毛毛虫一般的撕裂,你也不要怪罪他。因为人类不是我们真正的仇敌,我们真正的仇敌是来源于我们与生俱来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