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第七讲 请藉此印记+,领受天恩圣神
2009-11-13

坚振圣事使我们的灵魂,由儿童成为成人,真的仿佛我国古代的“冠礼”,若我们拿坚振圣事来代替我国古代的冠礼,真的再好不过,加之这几年,我国到处都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这样做可以把我们教会礼仪本地化,也许能得到更多的同胞认同与接纳

从历史深处看教会大学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影响
2010-11-09

华人校长是本地化的应用之一,真正麻烦的是大学校产的归属。

前天去世的世界最长寿修女不为人知的故事
2023-01-19

梵二后为推动礼仪(译名)本地化(暨中国化),地方教会将其译为【安德】。安德是主选召的十二位使徒(宗徒)之一,其庆日在每年的11月30日。其故事请阅读当日的《日课》简介。

教宗方济各2023年8月23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3-08-26

即使今天,在许多地方,福音本地化和文化福音化需要恒心和耐心,不怕冲突,不灰心。我想到的是一个基督徒被迫害的国家,因为他们是基督徒,他们不能轻易平和地实践他们的信仰。

忆叔父
2023-07-01

这些经文是中国教会先辈们花了好几百年,流传下来的宝贝,用中国最美的汉语,表达最美的信仰要道;是教会本地化的结晶,是传递信仰最好途径。他告诉我,他不反对新经文,但他更喜欢这些朗朗上口的旧经文。

“梵二”会议与中国教会:中国教会对梵二大公会议的接纳
2012-04-16

今天的中国教会使用自己的语言举行圣事,享有本地圣乐,另外,具有地方特色的圣堂和一些本地化的圣像艺术也得到发展。

第三个千年黎明 中国青年司铎面临的挑战及任务
2019-05-21

礼仪书籍:我们已经倡导了二十多年的本地化,我们的基本礼仪经典用书还没有满足内地的需要,而国内自己编写的又是寥若晨星。  

扎根中国文化,放眼全球
2014-11-19

虽然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提出信仰/神学本地化(Inculturation)的思想,但中国教会在本地化方面依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0年普世传教节文告
2013-02-27

这种意识,通过坚持不懈地探索教会共融的「信德与恩宠」团体司铎、度献身生活者、传教员和平信徒传教士们的努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从而使此类「本地化」现像也能够融入到统一模式中,在其内,福音是自由和进步的酵母

圣母圣心会在中国
2014-12-19

宗教艺术1920年代,当时的宗座代表刚恒毅总主教提倡宗教艺术中国本地化,圣母圣心会的会士们也积极地响应了总主教的倡导。陕西靖边小桥畔天主堂在1920年,狄化淳神父设计了32幅天主教要理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