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圣与俗的分野


2011-09-27 11:53:46 作者:张公显 来源:《信德报》2011年9月1日,25期(总第456期)

    曾有人对“俗”字的字面
做过如此风趣的解释:“俗”,就是一个人始终站在谷的旁边,只考虑吃,只考虑现世物质的东西,且为其思虑一生、忙累一生,想来也觉得这个说法颇有哲理。
    而繁体“  ”字的本意在于使人不断以“王者的风度”来控制自己的耳目口舌,使其日臻完美,由此更使人联想到“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视”的古语和雅各伯宗徒关于说话的圣训:“谁若在言语上不犯过失,他便是个完人,也必能控制全身”(雅3:2)。
    通过如此解释,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圣”与“俗”的本质区别和“超性”与“本性”的明显差异。人的本性往往会倾向于“俗”,常会醉心于眼前看得见的东西而忽略精神层面,而超性则要求我们在享用万物的同时,必须“举心向上”,找寻比物质更重要的“精神价值”和“道德品质”,不能仅仅停留在“为吃而吃,为活而活”的“低级层面”上,这也正是我们灵修生活所要求的境界,不能把目光只锁定在物质世界上,而要透过物质,追求心灵的圣善与超越,让吃喝穿戴坐卧行走等日常“俗务”为承行主旨、愈显主荣、实践圣训、竭力发扬博爱精神、荣主益人、造福人群的伟大、高尚人生目标服务,借此使自己成圣成贤、成为真正的英雄豪杰、教会精英、社会贤达。如果真能抱定这个目的并为此不断努力,那就彻底战胜了本性,似俗不俗、超凡脱俗,已经进入超性圣善的领域,分享了天主的“神性”。
    按葛庐神父在其《神修讲话》一书中的解释说:凡以现世事物为最终目标的思想认识和方法皆是世俗,而以天主神国为最终目标的思想认识和方法则属超性圣化,所以我们的日常生活、思言行为、一举一动,都要按这个标准来衡量,仔细查考自己的心灵状态和做万事百工的目的,究竟是为自己还是为天主?为肉体还是为灵魂?为现世还是为永生?如果与天主的旨意相违背,与基督的圣训相抵触,那就立刻悬崖勒马扭转方向,使其步入正轨,不能在危险的行径一错再错。
    事实上,圣与俗的分野,往往只在“一念之差”,同样吃苦耐劳忙碌奔波,仅仅因为意向不同,便会产生“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结果,由此可见,做事“意念”的重要,只要我们常常抱着“一切皆为爱天主”、“事事皆为觅主荣”的心态生活工作,那就已经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只要我们常常按照圣保禄宗徒所说的:“或吃或喝,或无论做什么,一切都要为光荣天主而做”(格前10:31),时时处处将天国永生放在第一位;那就已经“出神入化”“不同凡响”“日臻圣域”。
    在明确了圣与俗的分野之后,我们自然应该尽力超越尘寰、超然物外、超凡入圣,让思想境界、灵修状态不断升华圣化。
    当然这不是要让我们与世隔绝,不食人间烟火,不吃不喝,无所事事,但却应当始终将这些“外在的程序”视作协助我们光荣天主得永生的工具和方法,绝不能本末倒置,应将方法当做目的,如此才能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地处理好圣与俗的关系。 

本文标题:圣与俗的分野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