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万物的奇妙


2013-09-11 15:18:06 作者:金鑫 来源:《信德报》2013年8月22日,30期(总第547期)

    自然界万物的奇妙是数算不完的,在男耕女织的时代,人们虽然眼见这些奇妙的现象,却无法明了其中的奥秘。那一闪一闪的萤火虫凭什么发出用不完的光?夜空中一掠而过的蝙蝠,为何在追捕昆虫时有如此高超的绝技?为什么鸡叫三次天就亮了?叶子为何是绿色的?……

仿生学所揭示的奥秘
    今天的科学已初步揭开生物内部构造、机能的奥秘。自1966年诞生了一门崭新的科学——仿生学开始,科学家们以极大的兴趣研究生物界奇妙的功能,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为现代科学服务。而我们更从中看到上主创造万物的无穷智慧。
    “一个小小的生物在自然界中生活,其卓有成效的导航、定向、计算、生物合成、能量转换等系统,其小巧性、灵敏性、快速性、高效性、可靠性和抗干扰性都是令人惊叹不已的。例如:在许多方面,电子计算机尚不及小小昆虫的脑袋,一个看来很丑陋的螳螂能在1/20秒的瞬间计算出飞掠眼前的小昆虫的速度、方向和距离,非常准确一举捕获,连那上吨重的电子跟踪系统都为之相形见绌。”(《自然的启示》序言)。
    人类利用雷达来跟踪探测目标,这是在近代才得到应用的一门科学,但生物界应用这门技术却是从远古开始的。其貌不扬的蝙蝠就是利用口中发射的超声波来定位、导行与追踪猎物的。它的耳朵是超声波接收机,其在黑暗中测量距离、位置、方向的灵敏度比飞机上的雷达更精确。科学家做过试验,将蝙蝠的眼睛蒙住,放入一个布满铁丝并系有铃铛的房间内,各铁丝间的距离只比两翼尖间距离稍大,蝙蝠能自由飞行而不会碰上。一种叫小褐蝠的蝙蝠能分辨0.18毫米粗的铁丝。其探测器只有0.05克重,功率为百万分之一瓦。使人类的几千几百公斤的雷达装置相形见绌。
    不知为何,蝙蝠还有天生的抗干扰装置。它不但能分辨什么是食物,什么是障碍,而且在周围如果有比它的信号强两千倍的噪音仍不受干扰,可正常工作。将两万只蝙蝠放在一起也不会互相干扰,各自收听自己的信号。这种奇特的性能胜过现代定位器百倍。一种热带食鱼的蝙蝠还能对水下面的鱼类定位,准确地捕食。据研究,接收水下鱼体反射的信号强度只有原来的150万分之一。
    研究人员更注意到,在夜间绕着火光飞舞的昆虫中有一种夜蛾,它竟有特殊的反雷达本领,在捕捉它的蝙蝠未来之先,早就逃之夭夭,蝙蝠的超声波对夜蛾来说往往失灵。为了提高人类的反雷达技术,求助于这小昆虫的本能,人们研究发现,原来夜蛾身上有一整套反雷达装置:腹部与胸之间的凹处有一个特殊的鼓膜器,专门收听蝙蝠的超声波雷达,这个“顺风耳”只有两个细胞、三根神经纤维,可收听30米外的危险信号。当敌情来自左方,蝙蝠所发的超声波到达夜蛾中央神经系统的信号左边要比右边早千分之一秒,强度也较强。夜蛾马上准备逃跑并且以特殊的翅膀来减少对蝙蝠所发声波的反射。有的夜蛾还能以足部关节的一种振动器发出一连串“咔嚓”声来干扰打乱蝙蝠的超声波定位,使它不能确定目标。万一防备不周,蝙蝠已近在咫尺,它有应急措施:翻筋斗兜圈子,收起翅膀跌在地上,总之使蝙蝠无法确定自己的位置。蝙蝠在夜蛾身上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与其他生物的特殊本能一样,进化论认为这都是后天获得,即在生存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这就令人很费解,蝙蝠怎么会获得这特殊的功能?这些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是如何自己逐步产生并完善的?是谁教导它们使用?更有趣的是,夜蛾怎么会发明反雷达抗干扰装置,其他的昆虫为什么没有进化?因它们随时有危险,如果遭到蝙蝠追捕的昆虫都配备这些装置,蝙蝠岂不是要饿肚子而绝种?或者发明另一件更好的武器?
    圣经中有这么一段话:“请你询问走兽,它们也会开导你;询问天上的飞鸟,它们也会告诉你;地上的爬虫也会教训你,海中的鱼族也会给你说明。它们中有谁不知道:是天主的手创造了这一切?因为一切活物的生魂,一切血肉之人的灵魂,都握在他手中。”(约 12:7-9)
    宇宙是一本敞开的书,一切被造的生物也是上主向世人敞开的一本书。我们用惯了“大自然”这个名词,也用惯了生物“本能”这个词,其实这些词并不恰当,凡物不是“自然”而成,生物也不是生来就有“本能”。这些词不能顾名思义的,如同糖精不是糖、铅笔不是铅、石棉不是棉、牛皮纸不是牛皮、阿拉伯数字并非起源于阿拉伯一样。所谓的“本能”其实是上主的设计,上主借着这本人人可读的敞开的书向我们说明,他是创造者。走兽、飞鸟、鱼,虽然不会说话,但你若能去问、去思考,问许许多多的为什么,它们必会向你说明,是上主的手成就这一切。
    科学家——不论生物学家、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微生物学家、医学家、化学家,无一不在研究这本敞开的书,他们探究这些奥秘,为了造福人类,我们探究奥秘,更要认识上主。
             北京沙维豪推荐

本文标题:万物的奇妙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