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只注重见证有失偏颇


2021-08-10 10:49:35 作者:刘忠超 来源:信德网

昨天中午,跟一个青年教友聊了一会儿。

过复活节时,他们的本堂神父从某门徒班,请了几位老师来给教友们讲道理,内容涉及祈祷的方法,读、学圣经的技巧,怎样善度圣周等等,课余时间还教唱圣歌。这些老师多才多艺、风趣幽默,课堂气氛很好,教友们也都反响不错。

而这位教友呢,青年嘛,思辨能力都强,就跟我分享了这样一种感受:老师们讲课,都很喜欢分享自己的经验,也经常用邻居、朋友的经历举例子,甚至用听来的故事为自己论证。比如,祈祷时自己的心理感受啊,多年有病的邻居靠着神父覆手竟痊愈了啊,或者经常缺失弥撒的某某教友被天主提醒须要悔改啊,等等。

这位教友还觉得:这种讲课方式不好,但又不知道何处不好;分享的这些内容似乎不妥,但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妥。听了以后,我也笑了。

1、区分“讲道”和“见证”

我们先来区分“讲道”与“见证”这两个概念:

耶稣讲的“道”、传的福音,都围绕着天父之家、天主之国(若14:2;玛4:23),同时他也行奇迹,为人治病、驱魔来辅助所宣讲的天国是真实的(参谷16:20)。如此,我们就能区分出来,“讲道”的中心是“道”,奇迹只是“见证”的作用,这不是一个概念。

耶稣的训话中,对这两个概念也分得很清楚:他劝导宗徒们不要因着具备驱魔的能力而高兴,却要因为自己是在做着天国的事业而欣喜(路10:20);耶稣复明了两个瞎子,却“严厉警戒”他们不要传扬这事(玛9:30);在复活了会堂长雅依洛的女儿后,耶稣也作了同样的提醒(路8:56)。可见,耶稣明智,他分得清哪个更重要。

结果事与愿违,你想吧,兴奋的当事人怎会不传扬呢(玛9:31)。但请注意:他们传播的只是奇迹、“见证”,而没有领会到天国的奥义。

2、总是分享“见证”有何不妥

别说那时候了,今天的教友依然喜欢这种张家长、李家短式的见证,觉得有收益、有趣味。可是这种“见证”常常会让听者失去信仰的重心:天主那纯然的神体、公义的审断、严格的教导不再被提及;耶稣所讲的天国的“比喻”、要人“从上而生”才见天国、要人信了他的话并去实行才得进天国等等也不再被宣讲。

老师们描述的那些新奇“见证”,逐渐会让思辨能力不强的教友和初来望教的听者,觉得天主就是施行奇迹、救助世人的某个主体,甚至也会觉得天主只是为我们做事的,并只在此世做,且仅做让我们期盼的事、喜欢的事。如此,天主成了有求必应的服务员,我们倒成了世界的主宰。这种不分主次、舍本逐末的“见证”,终将引入一个误区。

这里没有否认“见证”的价值,也不质疑老师们所述之事的真确性。只是提醒,要为“见证”设立一个适度的篇幅,并力使其发挥辅助于“道”的作用。

结语

要多“讲道”,即使它晦涩难名,但它深入人心;要多“讲道”,因为“道”就是圣言,就是天主的奥秘,天国的奥秘。

要适宜地“见证”,它虽能使人心潮澎湃,但却容易流于肤浅;要适量地“见证”,因为它常会让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见证”和“道”之间,其实还有一种宣讲主题,就是“教理”,我认为它既不是太难懂,又不会引入误区,相关人员可以尝试一下。

本文标题:只注重见证有失偏颇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