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信德文化研究所所长 张士江神父致欢迎辞 Welcoming Address by Fr. John B. Zhang Faith Institute for Cultural Studies (FICS)
2019-05-21

其实远自清朝时期,政教关系就开始影响了中国教会的发展,尤其持续了三百年之久的“礼仪之争”。今天的港澳台、新加坡、日本和韩国应该没有政教关系不协调的苦恼吗?但当地的教会发展如何呢?

耶稣蒙难——改变历史的世纪之审
2006-04-27

但罗马总督彼拉多听了半天,发现这只是一场犹太人内部的宗教教义之争,而根本就找不到半点“叛国、颠覆政府”的罪由。于是,比拉多问耶稣:“你是犹太人之王吗?”“你说得对”。这是耶稣惟一的回答。

中国、中南半岛和朝鲜的传教
2008-07-29

不幸的是礼仪之争等事件,令中国皇帝感到厌烦,终至惹起官方的迫害,只有在北京宫廷供职的耶稣会才学之士得以幸免。以上是十六世纪末年到十七世纪间天主教在中国初步传教的大致情形。

美国:好莱坞进入“圣经电影年”:观众需精神慰藉
2014-03-02

以上这些仅仅是2014年已确定要上映的电影,此外还传说威尔·史密斯将执导的关于加音与亚伯尔兄弟之争的作品、由布拉德·皮特担任主演的关于耶稣审判官班雀·比拉多的作品等等

好莱坞进入“圣经电影年”
2014-04-01

以上这些仅仅是2014年已确定要上映的电影,此外还传说威尔·史密斯将执导的关于加音与亚伯尔兄弟之争的作品,由布拉德·皮特担任主演的关于耶稣审判官般雀·比拉多的作品等等

“利玛窦与南昌:教会本地化暨中国化”研讨会开幕词
2017-04-01

在考查中国人的各种方式时,利玛窦更喜欢用文化的眼光去审视,而不是像在礼仪之争中有的修会传教士那样,对所有的事情都倾向于用宗教的视角看。

救恩史中的家庭(一)
2017-08-09

(创16:4-6)而在其后代依撒格的家庭之中又出现了两个儿子厄撒乌与雅各伯长子名分之争。(创27)达味王也犯了罪,用自己的权力、为了自己的私欲而设计取得了属下人的妻子,令上主十分不悦。

欧洲文明与中华文明融汇的典范——利玛窦
2009-11-27

然而,对其文化交流方式的争议在他去世后有增无减,并最终促成了康熙年间的中国礼仪之争。利玛窦在中国生活的28年里,编撰了约20本书籍,有的介绍科学知识,有的属于其他范畴。

特稿:期待两位卓越领袖不期而遇的握手
2015-09-22

可惜因为礼仪之争,天主教在中国被禁。第四次是在中国饱受屈辱的鸦片战争前后。

到南粤寻找利玛窦神父的足迹
2018-07-10

当然,历史无法假设,继利玛窦之后,在中西方持续了300年之久的礼仪之争,不同修会、中梵政教双方的误判,当时人们狭隘的思想观念,不宽容等,带给政教双方和中国社会及中国教会的伤害、损失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