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两种文化下的死亡观


2005-04-25 15:59:02 作者:叶声 来源:信德报(第235期)

    生死别离,无人幸免。最近我们不断亲闻英雄和伟人的死亡,经验痛苦。先是3月31日一位女教师英勇献身;之后4月2日一位世纪老人安详去世;接着4月6日,一位国王寿终正寝(摩纳哥雷尼尔三世)。人们面对死亡,悼念逝者,突显了不同文化传统与生死人生观。
    4月7日,江苏省金坛市10万群众挥泪送别以身挡车勇救学生的英雄教师殷雪梅。在殷老师的追悼大会上,人们悲痛欲绝,学校的同事们哭了,孩子们哭了,无数的送葬者也哭了,被她救下的孩子们更是泪流满面跪在地上送别殷老师。网上显示,葬礼之后,回到教室,孩子们仍在失声痛哭。我自己读到殷老师勇敢救护孩子的报道时,也是热泪盈眶。那泪水既有景仰,更多是悲痛的感动。人人都是发自内心地悼念我们的英雄,只是眼泪纪念多了些悲伤、苍凉和无奈。
    在我们古老的传统文化中,死亡是一种不吉不利之兆,是一种忌讳,于是人们尽力避讳直言死亡。因此,中文对死亡的委婉表达非常丰富。如:去世、过世、逝世、仙逝、辞世、谢世、作古、与世长辞、寿终正寝……
    人们不想提到这个忌讳———死亡,究其原因,死亡可悲、可怕、无奈。我们传统的死亡观念深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我国古代,敬祖祭天、社稷家庙、祖宗牌位乃是爱国、爱家、慎终追远的儒家孝道思想。当儒家这种单纯的祖先崇拜与佛教的轮回以及道教的魂灵思想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祖先祭祀在宗族内变得神圣而制度化了,殡葬礼仪也不断繁琐成了一种白色的文化传统,“哭文化”应运而生。我国古代有哭灵者,不独有偶,最近武汉还出现了“哭灵专业户”。哭表现出了生者对死者寄托的哀思、深沉的爱,还有对死亡的无奈,对亡者来世痛苦的担心,因之,才有了名目繁多的各种陪葬品和纸钱等。
    4月2日世纪老人教宗也走了,然而,人们面对死亡的态度和悼念方法却截然不同。他病危时和死后也有成千上万人,甚至数百万人送别他。人们也有哭泣和热泪,但那只是一种纪念,而亡者带给人们的还有平安、掌声和希望。那是一种悲伤的怀念,同时,也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悼念。
    谁能想像和理解,当宣布一位老人辞世的时候,在歌声中,一些人含着热泪也跪下了,人群中竟然爆发出了长时间的掌声!谁有这样的经验,在葬礼中,数百万人多次用掌声悼念一位亡灵?为亡者欢呼!人们的掌声、歌声、祈祷既有悲伤,也有欢愉,更多的是希望。
    基督文化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结,死亡并不可怕,因为基督通过死而复活的逾越奥迹,战胜了死亡,他的兄弟姐妹和朋友们都分享这新生命,都拥有了复活的希望。换言之,死亡只是现世生活的结束,只是生命的一种转变,只是一个短暂的分别。死亡不是生命的毁灭、消失,而是一个永远新生命的开始。这新生命充满了希望、快乐和美好,新生命将摆脱痛苦,所以,面对死亡不必过度悲伤。这种信仰文化决定了人们面对死亡时的豁达,也才是人们欢愉悼念亡者的根源。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还是一粒。如果死了,便会结出更多的子粒来。”(若12:25-34)

本文标题:两种文化下的死亡观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