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消失的仇恨


2006-10-16 11:07:01 来源:信德报(第280期)

    琼恨一个人,她还告诉5岁的儿子:“你这辈子应该永远记住一个人——良,他是我们共同的仇人。”因为良,琼失去了丈夫,5岁的孩子失去了父亲。
   其实,良并没有罪,他是因为正当防卫杀死琼的男人庆的。
  良被判无罪后,完全变了一个人,酒戒了,烟也戒了,而且皈依了基督信仰,很虔诚。良来到琼那儿,请她原谅自己,他说愿意拿出一些钱帮助孩子读书。
  琼见了良,便发疯似的抓他,骂他是杀人犯,要遭报应的,她和儿子会一辈子记着他,永远恨他。对此,良无言以对,听任一个女人作最恶毒的诅咒。
  琼失去丈夫后,生活无着落,后来改嫁到很远的一个村子。但是不久,她的第二个丈夫在一次矿山事故中被砸断了腿,只得在镇上摆一个水果摊赚点生活费,她的生活再一次陷入困境。琼在一个村办的食品厂上班,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赚6块钱,生活的压力让她像一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她甚至开始慢慢淡忘自己的仇恨了。
  琼得为儿子的学费赚钱,得为自己的一日三餐奔命,这就是她生活的全部。
  琼的儿子因为在学校被列为扶助对象,很快就得到一个人的资助,每月100元钱。这个数字,对他们来说,已是不小的数目了。从汇款单上的地址可以看出,钱是从城里汇出的。
  当琼第10次领钱的时候,她觉得应该认识一下这个人,向对方表示一下谢意。但是,她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因为她到城里去查过,但地址和名字全是假的。
  钱每月按时汇着,一直进行了5年,一共是6000元。孩子读完了初中,升入重点高中。
  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一个人隐姓埋名资助一个学生5年,这可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素材。
  报社让几位记者设法寻找到这个资助者。竟然是一位妇女,一个脸色憔悴的卖菜农妇!
  记者问农妇为什么要资助那个学生,农妇硬是不肯说。在记者的多次劝说下,她终于说明了原因:“我不是资助者,而是替丈夫赎罪。当年我的丈夫正当防卫杀了这个孩子的父亲,我的丈夫一直为此郁郁寡欢,不久便病逝了,他临死前,让我一定替他赎罪。”
  记者便问她:“你怎么有能力每月出100元钱呢?”农妇说:“我学会了种菜,每月挑着菜篮进城卖菜,一个月有200多元的收入。”最后,农妇对记者说:“不要让他们知道,我想资助那个孩子到考上大学为止。”
  琼知道了钱是当年的“仇家”送的,是一个和她一样不幸的女人卖菜赚下的。琼说她要见见那个女人。
  琼带着儿子来到那个让她伤心的村子,来到了农妇家。农妇见他们来了,“扑通”一声便跪在地上。琼和儿子奔过去,想拉起她。农妇说:“我替我丈夫给你们赔罪了。”
  琼也哭了,她望着“仇人”家破烂的土坯房和这个卖菜供她儿子上学的瘦弱的女人,叫声“大嫂”也跪在地上。琼拉着那双粗糙的手,眼泪喷薄而出。
  琼现在早已没有仇恨了,她拉着农妇的手说:“这让我如何报答你呢?”琼让儿子给农妇磕几个头。琼的儿子最后说:“以后我挣钱了,我会供养我妈和大妈您的。”两个女人听罢,哭成了一团。
     (摘自《现代女报》作者:陆勇强

本文标题:消失的仇恨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